(四)養腎氣
1.冬天為什麼要養腎氣?
腎氣指腎的功能,腎功能減弱可導致納氣作用減弱、行水功能減弱而致水腫,並且影響到腦功能減弱,以及藏精、生髓、充耳、華發、二便及衛外功能減弱。腎為元氣之根,腎氣不足發展下去會導致腎陽虛。
2.腎氣不足的發展方向
——腎氣不固
腎氣不足則元氣無根導致腎不納氣、呼吸氣短。
腎氣虛,腎不納氣的特點是乏力、吸氣困難、呼多吸少、神疲乏力,以及腰酸膝軟、尿多便稀、遺精、帶少。
養生原則是固攝腎氣。
應該避免過勞。
日常可食核桃、枸杞、何首烏、熟地、六味地黃丸,大補之藥如人參、核桃等。
——衛虛失禦
腎氣虛導致衛氣不足,從而形成正氣不足,正不勝邪,因而易生病。因人體的營氣與血,循行於血管內而營養周身,而衛氣獨行於脈外,作用是防禦。衛氣不足則免疫力下降,而衛氣又受腎氣的影響。
腎虛衛氣不足的特點是頭昏乏力、腰酸膝軟、尿多、怕冷、經常傷風感冒流清涕。
可多吃枸杞、核桃,或六味地黃丸、何首烏片,或人參泡水服。
3.按摩穴位
經常按摩以下穴位可養腎氣:
腎俞(腰眼,即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足三裏(外膝眼下3寸)
三陰交(內踝上3寸)
冬天怎樣養骨養髓?
腎與骨、齒都是母子關係,腎為骨之母,骨髓由腎所生,齒為骨之餘,所謂“腎生髓、腎主骨”,所以腎與骨、齒關係最大。
冬天應腎,腎主氣,其氣當旺,所以骨不好的人,要趁冬季腎氣當旺時養骨,可以事半功倍。腎虛多致骨與關節發育不好、易骨折、小兒易骨軟、骨彎曲。腎虛還易過敏、齒搖掉落。
冬天還應經常叩齒。叩齒有什麼好處?
中醫認為,“齒為腎之餘”。叩齒可養腎,堅齒也是健腎。反之,補腎可以堅齒。
叩齒的方法是早晚上下叩齒30次。叩畢,嚼食核桃5枚。
冬天怎樣養腦補耳?
(一)冬天怎樣養腦?
人的腦與腎的關係很密切,因為腦髓是靠腎產生的,中醫叫做“腎生腦髓”。所以腎虧就會腦空。
冬天要適當低溫養生,尤其在暖冬更應注意室溫不能偏高,因為大腦最怕熱,適當低溫狀態可提高大腦工作效率。
養腦必先補腎,腦空的人要多吃益腎食物如吃炒腰花、六味地黃丸等。
冬季健腦食品有以下幾類。
1.仁類
如芝麻仁、瓜子仁、鬆子仁、花生仁、腰果仁等。
2.堅果類
如核桃、栗子、榛子等。
3.菌類
如茯苓、靈芝、蘑菇等。
4.動物類
如鹿茸、羊腦、魚、燕窩、紫河車(胎盤)等。
5.中藥類
如芡實、山藥、枸杞、何首烏、冬蟲夏草、益智仁(可以燉肉吃,也可熬湯喝)等。
(二)冬天怎樣養耳?
耳與腎密切相關,耳是腎的外竅,腎精的盈虧對耳的聽力很有影響。
腎虛性耳鳴耳聾,用黑木耳燉豬腰子,或黑木耳燉龜、鱉效果極佳。
小兒冬天感冒發熱要預防中耳炎。一旦孩子出現高熱不退,哭鬧,用手抓耳朵等症狀,請立即就醫。
冬天怎樣養膀胱?
膀胱與腎精氣相通,在人體膀胱相對在外,腎相對在裏,所謂互為表裏。膀胱的功能受腎的影響,所以冬天既要養腎也要養膀胱。
在做講座時,有聽眾問:人老了,為什麼小便經常忍不住?
這是腎氣虛小便失攝。防治方法可以補腎,服六味地黃丸,或豬膀胱燉烏骨雞加枸杞。
還有聽眾問:為什麼冬天小便多、夜尿多?
這也是腎虛。如果腎陽不足,腰以下發涼、怕冷、手足冷、頭昏乏力、舌質淡苔白、脈沉無力者可服金匱腎氣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