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冬天怎樣治足凍裂?
保暖防寒。
熱水泡腳。
豬蹄一雙,燉服,裂口可迅速愈合。
(八)冬天怎樣防腿抽筋
冬天天寒,寒性收引,牽動筋脈而易抽筋。
保養方法:
多做伸筋運動。
芍藥3克、甘草3克、木瓜3克泡水飲。
心情舒暢,不要抑鬱。
穴位按摩:
足三裏(外膝眼下3寸)
三陰交(內踝上3寸)
承山(小腿腓肌的兩肌肉之間凹陷處)
委中(膕窩正中)
多吃牛筋、豬蹄。
多吃含鈣的食物,如蝦皮、骨頭湯。
(九)冬天多頭痛,怎樣保健?
1.冬天要戴帽子
頭在人體的最高處,高處不勝寒,所以冬天首先要防頭部受寒,最好的辦法是戴帽子。戴帽子的作用,有人比喻好比暖水瓶要蓋上蓋子一樣,否則陽氣跑掉了,這個比喻是很形象的,冬天風大寒冷,是應注意戴帽子,避免受寒。
2.冬天要避免過度緊張、抑鬱和暴怒
因為這些因素易引發血管性頭痛,主要原因是,冬天天氣冷,頭部血管本已收縮,如再加上上述原因就易導致血管痙攣而導致頭痛,包括血管性頭痛及偏頭痛。
3.冬天睡眠要充足
4.可做深呼吸
深而慢的呼吸,一般做二、三十次後,頭痛即可緩解。
5.按摩穴位
百會(頭頂正中處)
太陽穴(額部兩側凹陷處)
神庭(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
印堂(兩眉間中點)
風府(後發際正中直上1寸)
腦戶(風府直上1.5寸)
6.多梳頭或用兩手十指上下抓頭梳理
7.多做頭頸運動
8.適當服藥
屬腎虛頭痛的冬天可見腦空膝軟、腰酸乏力、遺精,可用六味地黃丸之類。
屬血虛頭痛的可見心慌、麵黃、指甲淡白、脈弱乏力,可用當歸燉雞或服當歸、黨參、川芎、天麻、燉肉吃。
屬風寒頭痛的可服疏風解表止痛之劑。
若高血壓患者頭脹痛,易怒、後腦發硬、脈強有力,當口服降壓藥,若血壓恢複正常,頭痛自止。頭痛輕度患者可服愈風寧心丸(主藥葛根或天麻)。
9.積極治療鼻竇炎
(十)冬天痛風常發作
痛風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血中尿酸增多,導致關節損傷的疾病。其發病多與遺傳因素有關。肥胖病、高血壓、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的人也常並發痛風。
本病臨床特點:主要發生在第一蹠趾關節腫脹、疼痛。
有痛風傾向的人要避免受寒,少吃含嘌呤類高的食物,如動物內髒、沙丁魚等,多飲水,少煙酒。
(十一)冬天痰多怎麼辦?
許多人進入冬季,由於寒冷空氣的刺激,慢性氣管炎就開始發作,痰也變得多了起來。
1.肺寒生痰
冬天因為肺受寒而生痰的人,多乏力、怕冷,尤其後背冷、痰多、舌淡苔白、脈弱,就應溫肺化痰。首先要加穿背心,讓肺部保暖,避免再受寒,然後多喝羊肉湯,或豬肉燉蘿卜,蘿卜能順氣化痰,羊肉溫肺,這樣溫肺化痰的效果會很好。此外,還可吃一點橘紅丸、川貝枇杷膏等,也可用沙參、人參燉肉,以養益肺氣。此外,杏仁、百合、銀耳、藕也應多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