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采購與入庫程序(2 / 2)

(4)建立原材料采購的相應管理製度及時向主管領導、設計、生產、技術與倉庫通報采購進展情況,轉交采購合同和原始資料到技術部門。同時在交貨、驗收、付款方麵嚴格執行規定或合同的約定。

(5)建立原材料的質量應急處理的預案建立原材料廠家和供應商的檔案、網絡體係以備應急。要對他們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訪,以建立長期的、穩定的、優惠的合作關係。

原材料采購完成後,多數原料提供者送貨上門,再由采購與原料倉庫按照合同進行驗收。

二、倉庫管理程序

材料物資入庫管理,倉庫管理員必須先核對材料采購單,然後憑供應商的送貨單、品管部門檢驗合格單,方能辦理入庫手續;杜絕隻見票不見物或不見票就辦理入庫、出庫的違紀現象。材料物資入庫時,倉庫管理員必須認真清點,檢驗物資的數量、重量、規格型號、合格證等項目,如發現材料物資數量、重量、單據有誤時,不得辦理入庫手續並及時通知采購人員負責處理。

供應商在送貨時,如所送貨物數量或重量多於材料采購單,則按材料采購單的數量或重量辦理入庫,如所送貨物少於材料采購單,則按實際數辦理入庫,並將情況反饋給供應商和采購部門。

1.倉庫管理

(1)庫房由專人管理,各種貨物登記,做到賬物相符,非庫房管理人員不得私自進入庫房,拒絕任何人在庫房逗留。

(2)保證物料檢驗合格入庫,所有物料清單(一式兩份)、檢驗報告和料樣色卡齊全。

(3)每日原輔材料進出庫須做好材料賬及庫存賬,並運用計算機係統管理。

(4)進料和發料要專人管理,以免出錯;進料時要有質檢人員在場,檢驗品質是否正確,顏色是否正確。

2.入庫檢驗程序

(1)將采購回公司的材料放在待檢區,通知進料檢驗員檢驗。

(2)進料檢驗員根據《原輔材料檢驗標準》檢驗,合格後,進行物理性能測試;不合格,將信息反饋給采購組織退貨。

(3)測試員根據測試要參照《檢測標準》進行測試,不論合格與不合格,都應將信息反饋給品管部與進料檢驗員。

(4)進料檢驗員通知原材料倉(底倉)倉管將合格的原材料收入倉庫的合理區域。

三、采購與產品質量管理分析

1.采購物料檢驗標準與產品質量的分析

質量是我國製鞋行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多年來鞋類投訴量居高不下,成為商家與消費者麵臨的一大難題。根據國家鞋類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抽查結果來看,大型企業產品抽樣合格率很高,能夠滿足消費者要求,小型企業產品抽樣合格率很低(約30%),是消費者投訴的重點。流通領域的鞋類質量低於生產領域,批發市場質量最差,產品抽樣合格率僅為22%左右。分析結果發現,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缺乏質量意識及必要的檢驗手段,對原輔材料進貨檢驗和產品出廠檢驗把關不嚴。因此采購物料檢驗標準特別重要。

2.原材料質量控製與采購來源的關係

原材料在質地、質量方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即使是同一種材料,由於其生產批號、生產時間、生產技術等方麵有可能不同也會造成質量上有很大差異。在當前買方市場的條件下,采購人員的采購有很大的選擇性,原材料的質量就更加難以一致。因為原材料的采購優劣關係重大,采購就成了嚴格把守原材料質量門戶的第一道關。

投產前應根據生產需要對原材料、輔助材料和零部件製定相應的工藝標準,以作為投產前質量控製的依據,並在考慮對成本的影響及不合格外購物資對生產流程的影響後確定所需的試驗和檢驗數量。若投料前的質量要求和采購質量標準不一致時應另行規定,如果一致,則可直接采用質量標準。

思考題

1.簡述采購和入庫程序與材料品質的關係。

2.簡述原材料質量控製與采購來源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