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1 / 2)

????這是一條很深的南北走向的山穀,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晉西北有許多這樣的山穀。

????山穀的入口還是很寬敞的,容得下十多匹馬並排,可是越往裏,越顯狹窄,最後隻能夠三匹馬並排前行。

????看著山穀兩邊陡峭的山坡,突厥主將開始覺得不對了---史大奈似乎是有意把他們引入山地的。

????他發出了命令---前隊變後隊,撤出山穀。

????如果能夠再早上一刻的功夫,這道命令無疑是正確的,可是現在……

????突厥的兩萬人馬被山穀拉成了一條將近二十裏的長長的細線,並且隨著山穀的走勢拐了個彎,也就是說,後麵的突厥人並不能很快知道撤退的命令。

????後麵的人馬依舊在前行,而前麵的人馬卻在掉頭,相向而行的突厥軍在山穀中攪在一起,進退不得。山穀的北口外,最後的七八百突厥騎兵正在湧進山穀,現在,他們就像一個瓶塞。

????山穀東坡偏北的高處,沈光杜如晦和房玄齡在看著,因為山坡比較陡,他們其實並不能看到山穀裏的情形,不過還是可以看到北口的情況---還有數百突厥兵沒有進入口袋。

????斥候報來了敵情。

????“沈將軍,下令吧。”杜如晦說道。

????沈光卻有些猶疑---按照計劃,是要等突厥人全部進入山穀再動手的,可是現在,伏擊圈外還有數百突厥人:“突厥軍尚未全部入伏,可要再等等?”

????“將軍,敵情有變,突厥人似乎已經察覺,正試圖北撤,時機若失,月餘謀劃,將全部付之東流。”

????沈光看看房玄齡,房玄齡道:“數百突厥,縱使逃脫,亦無傷大局。”

????“將軍,當下突厥人正自紛擾,正是出擊之時。”杜如晦繼續催促。

????沈光終於下定了決心---出擊。

????山穀兩麵隋軍的出現,雖然已經在突厥主將的意料之中,但是當這一切成為真的,還是令他震驚。

????山穀東坡,埋伏著八千隋軍步兵,西坡略少,有五千人。此刻,北口外,七千騎兵由東西兩側突然殺出,試圖紮住口袋。

????南側,史大奈已經發現突厥人不追了,按照原來的計劃,他還要再把突厥軍往南帶五裏,那裏的南口,有羅士信八千精銳,將會和他一起紮緊口袋的另一端。

????史大奈到底是經驗豐富的老將,發現形勢有變,當機立斷,領著自己的四千多人轉向---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他的人馬也被山穀拉出了好幾裏長,緩慢而堅定地向北壓了過去。

????南口的羅士信也收到了敵情變化的情報,雖然還沒有沈光的將令,他依然下達了新的命令。一萬大軍繼續在南口守株待兔已經毫無意義,而全部湧入山穀,也施展不開。

????羅士信到底是在沙場拚殺多年的老將,他下令,所部三千步兵,立刻登山,支援兩側坡地,五千騎兵,隻派一千入穀支援史大奈,自己親率四千精騎,由山的東側另外一條近乎平行的山穀向北急馳三十餘裏---既然突厥軍已經轉向,北口的壓力必然大於南口。

????突厥人在突圍,不顧兩側滾落的滾石檑木,甚至不顧會踐踏同伴,拚死向北。

????穀口的數百突厥騎兵表現出他們的勇敢,雖然當隋軍紮住口袋之前,他們有機會從縫隙中溜走---對於隻有數百人的小股騎兵,這並不難,而隋軍也不可能為了追殲他們而放棄紮口袋的任務,但是他們堅定地把守住穀口,希望為從穀中撤出的弟兄留條“活路”。

????在付出重大傷亡後,殘餘的突厥人看到了希望---此時他們還有萬人之眾,由於那七百突厥勇士的努力---他們此時幾乎全部戰死,現在在穀口與七千隋軍騎兵膠著的突厥人已經有了三四千人。

????五百突厥人決定犧牲自己,他們試圖用自己和戰馬的軀體擋住南線壓上的隋軍---因為地勢的原因,隋軍同樣施展不開,為北撤的突厥人爭取時間。

????突厥主力已經退過了最狹窄的地段,這使得他們有可能重整隊形,給北口的隋軍以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