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蒙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無非是讓大家知道他和摩恩不和而已,別的就沒什麼了。
但威爾卻不這樣看待。
在當天的晚上,他了解完事情的經過後,就對裏德說:戴蒙必須離開。
戴蒙是威爾的嫡係,裏德不便說什麼。既然威爾這麼決定,他覺得自己應該支持。
因為他和威爾是聯合首席執行官,他必須通過維護對方的決定來顯示兩人的合作。
在目前這個階段,合作最重要。
這是威爾之所以要下決心對戴蒙舉起屠刀的重要原因。
威爾一向愛麵子,在與花旗銀行合並談判過程中,他曾向對方介紹過他的團隊有多優秀。但是現在戴蒙的粗魯舉動讓他的一切說辭都看起來那麼好笑。
打架是一個優秀團隊的應有表現嗎?
何況是當著幾乎所有的高級經理人的麵。
戴蒙扯的不是摩恩的衣領,而是他威爾的衣領。戴蒙讓他及所有來自旅行者的人蒙羞。
所以他必須離開。威爾堅定了這一想法。
在這個事情上,威爾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高效。
第二天,他從綠薔薇度假勝地一回到公司,打出的第一個電話就是要求公司的法律顧問查克?普林斯立即調查戴蒙打架這件事,並要求必須周末之前拿出詳細的調查結果。
看來威爾要一次將戴蒙拍死。他不想在法律上給戴蒙留下漏洞。
戴蒙曾向摩恩道歉。在打架的第二天一大早,大家都在等候公司專機前來接他們返回紐約時,戴蒙曾走到摩恩身邊說對不起。但摩恩並沒有原諒他,對戴蒙的道歉不作任何回應。
這是摩恩比戴蒙高明的地方。
他不表態其實就是一種態度: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你我的事了,而是威爾該如何處理。
這等於在無形之中給威爾施加壓力。所以威爾必須快速解決這個問題。
阿瑟?讚克也是這樣認為。周三上午,他找到威爾,說:你必須對這個事情有個交代。
三人共頭的局麵必須在本周有個了結。在最高職位上,並非人越多越好。目前公司的股價處於低迷,就說明了他們三個還頂不上一個。公司董事會必須從他們之中選出一個來。
那該選誰呢?
之前摩恩代表他們三個已經就這個問題提交給董事會。現在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答案。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戴蒙已經不是首席執行官的候選人。他必須離開。
這是威爾和裏德的共同意見。
普林斯在周五將調查結果彙報給裏德和威爾。總共收集了15個人的證詞。證詞對戴蒙很不利,多數人說是戴蒙先動手的。這正是威爾所期望獲得的結果。
這個周末注定不會尋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普林斯覺得威爾一定會在這個周末達成某種重要的決議,他必須為這做好各種法律上的準備。而戴蒙卻認為,這個周末威爾一定會解決掉三人共頭的局麵。
戴蒙很樂觀。摩恩不應該是對手,維克托的資曆不足以讓人信服。自己就是最好的人選。
普林斯的感覺沒錯。周六一大早,威爾就打來電話,說:我要解雇戴蒙,你要將各種材料準備好。這些材料中就包括戴蒙被解雇的新聞稿。這是重大事件,必須對外說明。
按照通常的經驗,他還必須多準備一份。這一份是以戴蒙主動辭職的口氣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