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收購不能進行,華盛頓互惠銀行在股市上死掉的話,他將一無所得。
如果能賣掉,他也許還能撈回一點喝酒的錢。
這是戴維?邦德曼必須做的選擇題。最終在權衡之後,在9月17日他不得不宣布放棄要求額外補償的權利。這為其他金融機構收購華盛頓互惠銀行掃清了一個顯眼的障礙。
但是還有不顯眼的障礙在隱藏著,並且這種障礙比顯眼的更加讓人恐懼。
華盛頓互惠銀行的股價在一年來已經下跌了94%,獨立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和穆迪持續將這家銀行的信用等級評價為垃圾級。有人預計華盛頓互惠銀行今年的損失將高達190億美元。並且目前華盛頓互惠銀行公布的資產平衡表依然不夠透明清晰,關乎華盛頓互惠銀行資產質量安全性的次貸損失始終沒有徹底地公開。這才是最讓人感到擔心的。
任何意向收購者都必須搞明白這個隱形炸彈到底有多大。
這是必需的。
是你的終究是你的。
戴蒙終於等到他所希望的電話。華盛頓互惠銀行被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托管,而該公司董事長希拉?貝爾立即給戴蒙打電話,一起探討摩根大通收購華盛頓互惠銀行相關事宜。
戴蒙就像是一隻狼,本來預計在3月份捕捉的獵物華盛頓互惠銀行在經過半年之後又重新回到嘴邊。這種感覺很美好。就像是失去的愛人重新回到身邊,幸福立即氤氳在周邊。
比起收購貝爾斯登,這次更刺激。那次收購有48小時時間,而這次完成交易的時間更短,甚至還不足一天。但是,對戴蒙來說,一天的時間就足夠了。
他分兩步走。一是派出頂級的專家到華盛頓互惠銀行裏去進行盤點,看看這家銀行如今到底還值多少錢。這是他出價依據的唯一來源,也是正確收購必須要做的事情。
參加過這次評估的工作人員後來回憶起時說,這是他參加過的最刺激的一次評估,時間緊,任務重,最為重要的是他是在為收購一家十分重要的金融機構而在做工作。
這是在收購鯨魚,不是在市場上收購小魚小蝦。
戴蒙同時開展的第二步是需要為這次收購募集資金。他對募資這件事沒有絲毫的擔心。
他從華爾街眾多投資機構長長的名單裏圈出十家來。這是他最有把握的十家。
然後打電話給他們:摩根大通正在為一家銀行做財務顧問,這家銀行現在準備收購另外一家零售銀行,需要融資,你是否有興趣?
這是戴蒙的說辭。如果對方表示有參與的興趣,戴蒙才會將真實情況透露給對方。如果沒有興趣,電話就此結束。戴蒙沒必要為吸引對方而浪費口舌。
幾乎每個人都會買戴蒙的麵子。他們相信戴蒙的能力和眼光,因而也相信戴蒙帶給他們的信息一定是正確的、值錢的。當戴蒙問他們是否有興趣時,十家金融機構裏有九家立即表示有興趣。在戴蒙告訴他們實情之後,他們的決策更加堅定,立即就同戴蒙簽訂了保密協議。
僅僅通過十個電話就讓戴蒙融到了70億美元的資金。
戴蒙在投資銀行家圈子裏的號召力可見一斑。
更能顯示戴蒙以及他領導的摩根大通受人尊敬的事情還在後麵。
在9月24日當晚9點15分宣布收購交易時,摩根大通又公開表示願意從公開市場上融資10億美元。結果他們在第二天早晨九點半之前,就融到了35億美元。
輕而易舉就實現了三倍於預期的結果。摩根大通在華爾街的公信力不容置疑。
一天之內就融到了105億美元的資金,收購華盛頓互惠銀行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