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告母×滿城空巷(1 / 2)

京兆府在長安城西部的光德坊東南隅,緊鄰朱雀大街以西,而平康坊則在朱雀大街以東,雖是一西一東,可兩個坊市相距並不是太遠。

京兆府領萬年縣、長安縣等京畿附近二十二個縣,日常政務繁忙,似個別而非團夥作案拐賣兒童這等小事,報案一般也去縣衙,似樓華婉這樣直接越級報上府這一級的也可。

不過,被拖上公堂之前得先領三十大板,這也是防止庶民無故擾公,雞毛蒜皮小事也找上上等長官,不得已而規定下的。

下麵的縣衙也是如此,區別在於,敲響縣衙的鳴冤鼓隻打二十大板,可別看這隻是十個板子的區別,在執行的時候輕重則才是關鍵,若是情節惡劣的,三十板子下去去掉半條命也是有的。

故,自京兆府設立以來,門口擺放的那一麵威風鏗鏘,正義凜然的鳴冤鼓,自陳設至今也隻在十二年前,禦駕領兵遠征,京城失防,流民暴亂闖入,肆意殺燒搶掠時被上任京兆尹敲響過。

而在十二年之後的今日,長安居民沒想到又再次聽到了那渾厚如打雷的巨響,那年的事彷佛就發生在昨日,令人記憶猶新,心有餘悸,誰也忘不了那一年長安城的慘狀,就連豪門貴胄的府邸也沒能幸免。

登時嘩然,滿城空巷。

就見,東、西市上的商販、行人、購物者,男女老幼,扔下手中的東西全部往皇城這邊跑,他們始終記得,那一年兵來的地方便是皇城,更打從心眼裏覺得,皇城內才是最安全最能保命的地方,那裏更是他們的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之內的宮城裏麵更是住著皇帝的妃嬪子嗣。

集市裏居住的多是些庶民,慣常的人雲亦雲,一個人驚慌落跑,其餘人等也跟著尖叫跑跳,可畢竟還是有會動腦子的人,想了想事情不對啊,酷愛征戰的老皇帝去了,新皇登基,大唐已和平安穩許多年了,更何況,護衛京畿的軍隊不曾遠征,就算有流民也輕易被拿下了,這定然是發生了別的事,便呼籲著人們往京兆府那邊去看看情況。

這一聲鳴冤鼓敲的,不僅驚動了庶民,連靠著皇城附近的各大家族也都有所耳聞紛紛派遣了家中管事、小廝前來探問。

京兆尹也是慌了神,手扶官帽,衣衫不整便匆匆跑來,站在明鏡高懸牌匾之下,案桌之後,驚堂木一拍,“威——”“武——”

便見他濃眉大眼一挑一睜,煞是生氣,“堂下何人,因何敲鼓,速速報來,今兒個你若是說不出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冤案來,我、我……”

我了半天也沒個下文,這京城腳下為官,抬頭低頭都是有靠山的,他這官早做的小心翼翼沒了脾氣,不管堂下所跪何人,先問清楚出身原由再說。

“回稟老爺,民女無名無姓,乃是由人拐賣來的,親生父母是誰不記得,隻記得現在住的地方乃在西市東南隅,自小便被惡婆婆撫養長大,有個名義上的母親,民女今日要告的便是這個嘴上說我是她的親生女兒卻從不把我當個人看的惡毒刁婦!”

京兆尹一聽便冷笑開了,驚堂木一拍,直接道:“來人呐,給我把這個心懷怨恨不敬生母,一點小小管教便要忤逆告狀的小娘子拉出去,先打三十大板再拖來審問。”

樓華婉自打算走這條路子,此時這般情況她便想到了,據《大周律》,凡是狀告自己祖父母父母養父母者便判定為不孝,除非祖父母父母所犯之罪是大逆不道才會網開一麵。

而不孝之罪,判處絞刑!所以她從一開始告的就是陸煙拐賣兒童罪,從一開始便否定了陸煙父母和養父母這可能的狡辯身份。

“老爺且慢,請聽民女說完,民女心知老爺已然把我想成那不服管教、怨恨父母的忤逆之子,可老爺請先派人去查看一番,老爺便知民女所言不虛,我與那個女人並無母女關係,還有、還有惡婆婆,她也可以為我作證,老爺若是不信,現在就去我家找那個女人,那個女人一定逃了。”

京兆尹世居長安,家中也算顯貴,參加的宴會林林總總加起來,沒有一千也有八百,自這小娘子抬眼看他,雙目流火,牙尖嘴利,他便覺她眼熟,至於長得像誰,他一時之間還想不起來,隻是有那麼個深刻的印象,記憶裏麵擁有這樣一雙瞳眸的乃是一位貴不可言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