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旗倒地,袁紹大軍一時慌亂,公孫瓚這邊乘機向外突圍。
陸軒盯著身前人後背看了一會兒,突然問道:“你是趙子龍?”
被問的人似乎很是驚訝,手上殺敵不停,過了一會答道:“正是,你怎知我名姓?”
陸軒沒說話。
不是他不想說話,而是他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麼。
趙子龍三個字代表什麼,那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好吧!
陸軒記得三國演義裏有描述趙雲的詩: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隻有常山趙子龍。
陸軒讀三國演義看到趙子龍長阪坡救阿鬥七進七出,殺死曹操五十多員大將的時候,他深深的覺得這趙子龍簡直強的有點變態了。
江東周公瑾死時,諸葛亮前去拜祭,趙子龍與孔明同行,他佩劍往孔明身邊一站,吳將一幹人等愣是不敢動諸葛亮一根汗毛。
趙子龍七十多歲時仍為蜀軍充當前鋒,當時有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員虎將,被人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趙子龍不畏其膽,陣前斬五人於馬下。
陸軒盯著身前殺敵的趙雲,隻覺實在太過詭異,趙子龍就在他前麵,而且還和他同乘一匹馬……怎麼說陸軒沒借屍還魂的時候也是個殺手,神經早就被鮮血浸染的堅韌的不得了,可是此時此刻陸軒才知道,那些都是扯蛋!那原本無堅不摧的神經在趙子龍實體化麵前簡直不堪一擊,他認為這是比他第一次殺人還不能接受的事實。
或許他是在做夢,陸軒開始自欺欺人。
傷口充斥著痛覺神經,他抬手抹了一把嘴角的血,滿嘴的鹹味。
陸軒盯著一雙手看了會兒,自欺欺人宣布告終,他強迫自己接受已經來到三國的這個事實。
此時,趙雲一人一馬殺退層層敵軍,且戰且退保公孫瓚突出重圍,打馬衝過界橋。身後袁紹兵將緊追不舍,直接追過界橋而來,氣勢如虹,勢要讓公孫瓚把命交代在這。
在此期間,陸軒一直在趙雲馬背上充當累贅。
他也不想這麼沒用,可是他身受重傷這會還能喘氣就挺不錯的了,你還能指望他殺幾個敵軍不成!期間要不是趙雲幾次回身替他抵擋槍戟,怕是他早就被袁紹兵將紮成肉泥了。
陸軒從一開始就奇怪的很,他們素昧平生他不知道趙雲為什麼要救他,他自己一個人衝鋒陷陣豈不是更順手嗎?!
也許,趙雲看他之前那幾箭射的還說的過去,所以不想一個有點前途的人就這麼死了?應該是這樣。
橋下落水者不計其數,縱使陸軒見慣了血腥,也不由心中感歎古代的戰爭遠比你能想到的還殘酷十倍。
公孫瓚領兵在前逃命,趙雲一騎斷後,袁紹帶兵在後麵緊追不舍,陸軒看著身後大股敵軍,麵無表情。
陸軒認為他的血快要流幹了,再往前邁小半隻腳就能進鬼門關了。連他自己都奇怪的很,受了這麼重的傷他怎麼撐到現在還沒死。
兩軍行進五裏不到,來到一處山穀,袁紹帶兵仍然緊追其後,眼看就要追上,逃跑無望。
陸軒嘴皮發幹麵無血色,正在趙雲馬背上搖搖晃晃昏昏沉沉,忽聽得大概是從山背後傳出一聲暴喝,“袁紹小兒休要猖狂,看你張爺爺取你命來!”這一聲暴喝勁力十足,袁紹坐騎被驚得突地人立而起,嘶鳴不止,袁紹險些被甩下馬去,觀他手下,也好不到哪裏去。
山上無故生出一隊人馬,為首三人彪悍非常。打頭的這個燕頷虎須、豹頭環眼,生的威猛異常;第二人相貌堂堂,看上去斯文有禮;第三人臥蠶眉、丹鳳眼,麵如重棗,髯長二尺,威風凜凜,不怒自威。
三人領一隊人衝下山來,袁紹陣勢立馬被壓製住。
陸軒一看便知這是劉關張三人組。
這時的劉備無權無勢,無人無馬,還隻是一個小小的平原縣令。陸軒一時感慨,如果這次死不成,或許他有機會見證一代霸主的崛起。
之後的事可想而知,袁紹被劉關張三兄弟打的屁滾尿流,公孫瓚的命保住了。
眾人回營,公孫瓚領兵與劉備、關羽、張飛打馬在前,趙雲在後。陸軒在馬背上實在沒忍住,哇的一聲吐了一口血出來,把趙雲的坐騎本來還幹淨的一塊白毛塗成了血葫蘆。
他要貧血而死了,陸軒想。
“抱歉……弄髒了你的馬。”
陸軒說了一句,出口的音色低沉沙啞,把自己都嚇了一跳,鬼也不過如此了吧。
趙雲早在他吐血的時候就停下馬來,回頭看他,語帶關切道:“小兄弟再忍一會,回了營地我立刻找軍醫給你診治。”
陸軒本想笑笑,忽然發覺自己滿口血的樣子笑起來實在難看,“有勞……兄弟救我,大恩大德,無以為報……”越說越覺得這詞耳熟的很。
趙雲拍馬前行,聽他如此說,答道:“小兄弟如此說嚴重了,我看你戰場上殺敵有膽有識,有大將之風,若你是那臨陣退縮,怯弱無能之輩趙某就不會救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