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威武!殺啊!”“漢軍威武!!”
一聲殺氣衝霄的呐喊,公孫瓚麾下八百騎兵,在嚴綱的帶領下,勢如破竹,狠狠地黃巾軍的左翼切入,彷如一把尖刀,在黃巾軍的軟肋上切裂出一條無法愈合的致命傷口。
“他媽的!這支漢軍到底是怎麼回事?”
右翼和敵人糾纏不清,前鋒陣勢崩潰,中軍眼看著就要承受公孫瓚部隊凶猛的攻擊,這時候左翼卻還無法阻擋漢軍騎兵的衝鋒,黃巾軍眼看著已經進入了潰敗的倒計時之中。看著越來越顯糜爛的情勢,黃巾將領隻能咬牙切齒地一聲低罵,然後他便帶著不甘與後悔下達了撤退的指令。
“撤退!快撤退!叫大嘴兒帶人頂住漢軍!其餘的人撤退!”
一邊嘴中大喊撤退,黃巾將領就已經一邊移動著腳步,在親衛的簇擁下,向著後方走去。
“方頭領!方頭領!小帥有命,讓你帶人抵擋漢軍的攻擊。”
剛剛奮力一刀擋開了一名漢軍的攻擊,大嘴兒還沒來得及看清敵人到底被自己的部下砍成了幾段,傳令兵的話語便使他不禁呆立當場,頭腦一片空白,一雙眼睛睜得老大看向傳令兵,可是他瞳孔中那渾濁的倒影卻在告訴別人,此刻大嘴兒的注意力早已不知飄飛到了哪裏。
大嘴兒原名方耙,是一個打鐵匠,他的父親也是一名打鐵匠,他父親的父親也是一名打鐵匠,所以大嘴兒也成了一名打鐵匠。
大嘴兒因其嘴巴碩大,能一次吞下七顆雞蛋而被人稱為大嘴兒,大嘴兒除了嘴大,舌頭也大,說話經常磕磕碰碰,吐字不清,所以他從小和別人吵架就沒有贏過一次,可是大嘴兒雖然吵架從來沒贏過,可是他和人打架,卻從來沒輸過。
小時候,長得牛高馬大的大嘴兒經常和別人吵架輸了以後就會發脾氣打人,每一次他都是一個人就把四五個和他一般大的孩子打翻在地,長大後,成了打鐵匠的大嘴兒身體越發壯碩,可脾氣卻還和小時候一模一樣,經常為了點小事就和人吵架,一吵輸了就動手打人,每次都打得別人抱頭鼠竄。
漸漸地,隨著打架打得越多,大嘴兒發現,反正他和人吵架也不可能會贏,反倒是打架他從來沒輸過,既然如此,那以後要是和別人有什麼爭吵發生的時候,他也就不需要開口了,直接動手會方便。
於是,大嘴兒便養成了動手不動口的習慣,一直到他加入了太平道,追隨著張角發動了黃巾起義,大嘴兒還是很少說話,隻會每天打架,隻不過和他打的從混混無賴之流變成了阻擋著大賢良師拯救天下腳步的漢軍,可是不管對手怎麼變,大嘴兒打架還是沒有輸過,哪怕隻是輸那麼一次。
然後,大嘴兒就因為這樣成了青州黃巾的一個小頭領,手下掌管著上千號人,不過如今他這一千手下隻剩下了不足兩百,這都是被公孫瓚所部殺死,又或是被潰軍衝散了,又或是見得漢軍勇猛而怯戰逃命去了。
不管如何,如今大嘴兒手下隻有不到兩百人馬,而他的對麵卻是公孫瓚指揮下數千如狼似虎的漢軍,要他就憑手下這些人馬,要頂住公孫瓚部隊的衝擊,讓黃巾將領能安然逃脫,這實在是太為難他了。
“我…我…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