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手中的竹簡,王允的臉色顯得一片鐵青,一甩手,便把竹簡扔到了地上,一旁的管家嚇得不禁脖子一縮,連大氣也不敢多喘一下,跟著王允二十年,管家可是很少看見王允如此地情緒失控。
“葉劍英,你欺我太甚。”
從牙縫裏擠出這麼一句,王允袍袖一揮,神色憤然地走出了房間。
眼看主人離去,管家便即跟上,亦步亦趨地跟在王允的腳步後頭,一直到得後花園時,卻見王允霍然站定,管家便立即垂手肅立,靜候王允的吩咐。
“去,把曹孟德叫來。”管家應命,舉步就要離去,卻在這時候王允又是出聲把他叫住:“等一等,不用去了,還是給我準備筆墨吧。”
對於王允少見地拿不定主意,管家自然是沒有多說話,呆在權貴人家多年,他很清楚地知道,主人家的事情需要你知道的,你總會知道,不需要你知道的,你便沒必要去知道,這可是他能在豪門大戶裏活命至今的基本法則。
筆墨備好,王允抓起毛筆蘸上墨水,筆尖抵在竹簡上,卻是久久沒有動筆。王允無神的眼光落在竹簡上,臉色是陰晴不定,變了又變,過了許久,他才算是回過神來,然後一咬牙,瞬間揮筆疾書。
“把信快馬加鞭送到陳倉,親手交給太史慈,告訴他,信上所寫便是他今生唯一的機會。”
王允語氣強硬,管家不敢怠慢,一聲應諾後是連忙小跑著安排人手去了。
…………
京兆尹,陳倉。
雖然上次羌人叛軍入侵時太史慈沒有取得什麼太顯眼的戰功,但是由於他的狙擊大大延緩了韓遂一路叛軍的進軍速度,成功為張溫擊退由邊章率領的叛軍主力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功勳,劉宏下旨賞太史慈百金,良宅一座,加封望陽鄉侯,仍領本部兵馬為騎都尉,領陳倉長。
百金、良宅,朝中除了那些混的實在隻能用悲慘來形容的家夥以外,沒有幾人會把這些賞賜放在眼裏;至於望陽鄉侯,這還多少能引起天下士人對太史慈的關注,知道如今的大漢朝多了一個弱冠封侯的年輕將領;倒是劉宏的加封聖旨中最後一條,讓太史慈統領陳倉,是瞬間吸引了許多人的眼光落在了三輔之上。
陳倉雖小,其軍事上的價值也讓曆代的統治者著意地把陳倉經營成了一座堅固的軍事要塞,但是隨著漢武帝的武力擴張,漢朝的疆界一再西移,陳倉在其軍事價值不減的基礎上,也被更多地滲入了民生的元素,雖然東漢以來涼州叛亂不斷,三輔多受波及,但是在小小的陳倉之內依然有著近千戶人口居住其中,再加上周邊的村鎮,陳倉一地的就有六、七千的人口。
雖然劉宏的旨意裏說的是讓太史慈“領”,也就是兼職陳倉長的職務,太史慈真正的官職依然是騎都尉,可是即使隻是兼職,太史慈如今仍然對陳倉的一切擁有處置權,也就是說陳倉原有的七百守軍,加上陳倉府庫的積累,到陳倉武庫裏頭的兵器,這些的使用如今全都是太史慈說了算。
更重要的是那數千人口的掌控,正是因為掌控了這些人口,太史慈手下才有了持續產出的能力,糧食、武器、盔甲、布匹,隻有擁有了獨立而持續的後勤支持,一支軍隊才真正擁有了獨立作戰的能力。
別以為陳倉人少力弱,養不起太史慈手下的五千騎兵和七百守軍,要人手,涼州大把,別忘了,韓遂一夥如今還盤踞涼州到處搶奪糧食,隨時準備發動戰亂,不知有多少百姓為了逃避戰亂進入了三輔,現在是三月,還是春耕時分,隻要有糧食,三輔那因為連年戰亂而大量荒廢的土地不愁沒人耕種。至於糧食?隻要葉成連根拔起了關中世家,其抄沒的資產會有多少?其囤積的糧食又有多少?隻要葉成疏通一下十常侍,不愁劉宏不批下大批的糧食用以招攏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