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一(2 / 2)

“大人此番領軍追擊,董卓是敗象大露,隻是哪怕董卓敗亡,三輔卻是依然盤踞西涼叛軍無數,到時若他們會聚攏各地堅城要塞而守,那時大軍無糧便隻怕會放虎歸山啊。”

“所以……?”

“所以,看在我身受重傷,不適於隨軍而行的份上,大人就讓我留下吧,再把各部傷兵留下交我照顧,以免拖累了大人追擊的腳步,順便還可以接濟一下逃入山林的雒陽百姓。”

葉成的話說完,盧植倒是先楞了一下,先前他光想著要追擊擊垮西涼軍,倒是忘了雒陽百姓何止十萬,董卓又哪裏可能把所有百姓全都裹挾帶走,必然還有不少百姓逃過了西涼軍的挾持,遁入各處山林已做匿藏。

盧植心底暗道一聲慚愧,自己身受聖賢教誨多年,竟是隻記得為天子盡忠,卻忘了撫慰百姓的仁義,還要一個後生來提醒自己,盧植為此很是反省了一番,然後便對葉成又是看高了一眼。

“老夫思慮有欠,竟是忘記了遭難的百姓,幸得劍英提醒,足見劍英乃真正高義之人。”

“哪裏哪裏,盧大人過獎了。”盧植說話是情真意切,不見絲毫摻假,葉成卻是口中謙虛,臉上欣然而受,真個是不知客氣為何。

葉成性子盧植也是知曉,對此也隻是一笑而過,隻是須臾開口時其話鋒卻又一轉:“不過……”

“大人隻管放心。等酸棗糧草運到,我必定保證糧草供應無礙,至於接濟百姓所需,嘿嘿,大人放心,小子另有辦法解決。”

看葉成說得自信,盧植便也不再多說什麼,葉成行事向來周詳,無有紕漏,盧植便是信他一回又有何妨?

與葉成計議已定,盧植當下便是下令,讓各部隻帶精銳追擊,留下傷兵於雒陽修養,由葉成總攬雒陽留守事宜,兼管聯軍糧草供輸,再撥他三千精兵以防不測。

…………

並州,西河郡。

“單於,不要再想了。現在那朝廷兵馬和董卓那鳥廝正打得熱鬧,現在並州可是缺口的羊圈,敞開了門隨我們搶。”

郭大賢勸說得起勁,南匈奴單於於夫羅心裏也很是意動,隻是像如今這般郭大賢勸他出兵也不是一回兩回了,可是於夫羅哪怕心中極想,卻始終沒有鬆口答應。

因為他怕,不隻是因為被漢皇朝的累世聲威所懾,還因為不管是周慎、楊彪還是高順都用他們的實際行動,一次次的倔強與勝利向他證明了漢皇朝的依然強大。

“這事……再議。”

想了又想,郭大賢在他耳邊也是勸說個不停,有那麼一瞬間於夫羅是真的下了決心要同意出兵了,隻是忘了一眼四周形容多少顯得有些淒涼的部下,他到了嘴邊的話語便又變成了如往昔一般的軟弱。

於夫羅已經不是以前的匈奴單於了,匈奴已經不是那個可以讓漢朝忍氣吞聲,以和親來換安寧的大匈奴了,如今的於夫羅,不過是一個掌管著不足十萬人口,族人窮困,舉族上下可用控弦之士不過三萬人的弱勢遊牧民族頭領。

於夫羅不敢讓自己的部下多有犧牲,因為他的部族是如此的衰弱,衰弱得隨時都會被回過神來的漢皇朝殲滅,然後讓他從一個獨掌萬人生死的掌權人,變成一個什麼都不是的落魄漢。

權勢讓於夫羅失去了雄心壯誌,害怕失去如今的權勢讓他的貪婪變成了懦弱,於夫羅已經不是從前的匈奴單於了。

“該死的於夫羅,沒鳥蛋的匈奴!”

於夫羅起身轉入了帳後,郭大賢隻能看著他的背影憤憤地在心裏咒罵著,隻是他沒有放棄,既然於夫羅沒有出兵的膽量,那麼便不妨便借他一些膽量,就用他郭大賢手裏的刀和他漢人同胞們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