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水河上遊有一處山穀,這處山穀不是一處適合埋伏的所在,因為它並不狹窄,反而應該說這山穀其實很寬廣,寬廣得足夠把大軍展開,兩旁的山崖都不高,但是很陡,山嶺連綿長遠,看起來這山穀應該是軍都山的一處餘脈。
“孫校尉,敵人據此已不足十裏。”
養鷹人額馬拿出一片肉碎放入鷹的嘴巴裏,看著鷹歡快地把肉碎吞下,額馬笑了,不是因為臂上的蒼鷹有多麼可愛,而是因為他知道他很快就又可以得到賞賜了。他的鷹雖然無法告訴他敵人有多少,但是敵人從哪裏來,他的鷹每次都能準確無誤,更重要的是每次都能比斥候更早一步地把消息傳回來。
靠著蒼鷹的預警,額馬已經幫助張飛多次應對了敵人的奇兵偷襲,而每一次他的成功預警張飛都會對他大肆賞賜,他相信這一次也不會例外,隻要把這一波敵人擊退,張飛一定會如以往一般不吝賞賜的。
“好快的速度,三刻鍾之前還在十五裏外,如今就已經來到十裏了,敵軍來的怕都是騎兵。”
以鷹示警確實好用,雖然那些鷹都沒辦法說清楚敵人有多少,又是什麼樣的兵力構成,必須要孫禮多動腦筋去判斷,可是這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光是那大大提前的示警能讓他更加從容地布陣,甚至埋伏兵馬予敵人痛擊,就已經盡顯養鷹人的價值所在了。
兵貴神速,說的可不僅僅隻是行軍速度而已。
既然來敵盡是騎兵,孫禮布陣便要變一變了,弩兵壓前,弓兵在後,兩翼刀盾手護衛,最外沿長矛手待命,一個標準的雁行陣便告成型。
不過看了看雁行陣的兩側,與兩邊山崖間還留有的大量空間,孫禮卻是一番感歎:“要是山穀再狹窄一些就好了。”
“校、校尉!敵、敵軍,一萬餘騎距離、距離不足五裏!”
正當孫禮擺好了陣勢,嚴陣以待著敵人的時候,一個斥候,一個孫禮久等了的斥候,終於是騎著快馬,拚著身上數處箭傷,把敵人的詳細情報帶回來了。
一萬餘騎?不是說這一路人馬比攻打陽鄉、良鄉的人要少嗎?對了,攻打陽鄉的有兩萬人,攻打良鄉的兵馬在六萬以上,顏良有大軍十萬,一萬餘騎兵確實在人數上是要比另外兩路人少。可是他娘的騎兵的戰力能和步兵一樣計算的嗎?
雖然不知道對方是怎麼做到的,可是孫禮很明白他們是被顏良擺了一道了。隻以手上區區四千餘人要對抗萬餘騎兵,無論怎麼說都是癡人說夢,所以,孫禮如今最重要就是想辦法擴大敵人的損失?
如何擴大損失?敵人所得利益越少就等同於損失越大。
“你!馬上回去大營,和留守的部隊一起把大營連同糧草器械全都燒了!”
一把扯過身旁一名親衛衣領,孫禮一邊嚴聲下令,一邊把懷中印信掏出塞入對方手中。情況緊急,那親衛接過印信也不及回話,打馬就是往大營飛馳而去。
“快!田步你馬上帶人馬去往使君出報信,就言大營已經失守,讓使君莫要回兵救援!額馬你隨他們離去!”
雖然這次被額馬養的鷹坑了一把,可是孫禮知道這是敵人的算計,而留下他們往後還能有大用,所以不能讓他在這裏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