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二(1 / 2)

“人呢?回來沒有?”坐在涿縣的縣衙大堂之上,袁紹的臉色很差很憔悴,問話問得也是氣急敗壞。

堂下,一幹文臣武將聽了袁紹的喝問,也隻是麵麵相覷後一個個都是低下頭來,沒有人開口回答。

不過,看著部下的模樣,即使他們不說,袁紹也知道答案了,不由得雙目血紅,恨恨地一拳捶到案幾上。

“十一天了,前後派出了幾百人,卻沒有一人回來,幽州軍的封鎖難道就這麼嚴密!?”

眾人還是不說話,其實大家都明白,袁紹也明白,顏良在東麵牽製了張飛、太史慈還有關羽的大軍;北麵戲誌才手上兵力不多,根本無法完全守住涿縣以北所有通路;南麵和西麵敵軍更是尚未靠近,如此寬鬆的封鎖,派去中山國讓甄家運糧的使者一個都沒有回來,這隻能說明甄家反了。

八天前傳來消息,易縣陷落趙雲之手,易縣是袁紹存糧之地,失了易縣,甄家又無法聯係,城中糧草已是所剩無幾,還要維持大軍的開銷……袁紹,陷入絕境了。

過了許久,眾人依舊沒有說話,那沉悶的氣氛袁紹似乎已經不能在承受,雙手疲憊地拄著額頭,以往指點江山的霸者氣概,在這一刻蕩然無存,有的,隻是無力。

“公與,我如今該當如何?”

聽得袁紹詢問,沮授是臉現苦笑。如今局麵,就是他絞盡了腦汁又能如何?他實在沒有想到,易縣的失陷,居然是因為吳敦和滿寵的反叛,他們兩人可是從袁紹野心處展,剛剛開始招兵買馬時便投靠的老部下,卻是輕易地說反就反了。

等等,吳敦反了?在清河作亂的是昌豨,而他們兩個原來都是泰山賊出身……泰山賊,臧霸和孫觀不也是泰山賊?

當初泰山賊投於陶謙手下時,因為陶謙手下的丹陽士人集團排擠而心生怨忿,吳敦最先帶人脫離徐州投到主公麾下;然後又過了時日臧霸主動聯係上吳敦,希望他能引薦自己投靠主公;而那時候昌豨卻是以希望重振太平道為由而與臧霸反目,結果現在吳敦和昌豨,一個反了,斷了主公後路,一個為禍清河,牽製了三公子的兵力讓其不得回援。

而臧霸……

“糟了!臧霸正在隨顏良將軍抵擋幽州軍!”

當初也是孫觀最先開始搶奪百姓糧食,讓主公名聲掃地,造成後來主公之下反亂不斷,如今臧霸要是再和幽州軍裏應外合,顏良大軍一敗……

甄家既然敢反,那麼中山國必然已是被對方控製,北、東、南三明加西麵一暗,四麵合圍,內無糧草,大將接連敗北軍心受創,真正的絕境啊。

…………

“顏良,投降吧。”

天上下著細雨,早已暴漲的河水依舊在翻湧,泥濘的地麵上矗立著一座略顯殘破的營寨。

在寨牆上,有一個高大的身影,他低著頭,看著寨門外威風凜凜的敵人許久,然後用著落寞的聲音向部下問道:“今天逃了有多少人?”

“一……一個曲。”回答的部下,話說的是戰戰兢兢的。

“整整一個曲嗎?”

“是。”

“我們還剩下多少人?”

“不到三千。”

顏良不說話了,不知道此刻他的臉上露出的是怎麼一個表情,部下們看著他又佝僂了一些的背影,隻覺心有戚戚焉。

八天,手下的兩萬大軍就隻剩下了不到三千。我怎麼會如此落魄?就因為臧霸的反叛,還是因為被他們奪去了後方的城池,抑或是因為士兵餓著肚子連戰連敗,又或是因為我選錯了主子?不對,應該是因為我選錯了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