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五(1 / 2)

“荀軍師,主公呢?”

“將軍剛剛叫了張郃過去,說是有事商量。那是什麼,戰後統計嗎?”說著,荀攸就伸手從副將手上要過了戰報文書,站在原地就開始閱覽起來。

“是,回軍師,此戰我軍一共殲敵一萬三千餘人,俘虜一萬餘人,敵酋袁紹當場戰死,另外敵軍大將淳於瓊、韓莒子、趙睿、審配、王摩、呂翔、崔巨業等十三員大將戰死,另外還有……”

一聽荀攸問起,副將便是一臉紅光,興奮不已地向荀攸一股腦地述說著戰報,隻是還不等他說完,荀攸已是出聲打斷。

“袁尚呢?”不論是陣亡,還是俘虜,整份戰報之上荀攸都沒有看到袁尚的名字。

“呃……”荀攸冷不丁地插嘴,副將一時反應不過來,張口呐呐地看著荀攸說不出話來。

“袁尚也是死於亂軍之中了嗎?”

“不,那個……”

“袁尚也死於亂軍之中了,對吧。”再次打斷了副將的說話,荀攸抬起頭來,不容置疑地逼視著副將。

“呃,那個,是,袁尚與袁紹已一同死於亂軍之中。”虧得副將也是混了多年,頭腦還有幾分靈敏,聽出了荀攸話中所命,立即便是跟著口風,說出了荀攸希望聽到的話語,也是同時對著荀攸表明了態度。

“很好。”滿意地看著副將,荀攸將戰報又塞回到了副將手裏,“此戰情勢混亂,戰況不易統計,為免出錯,還是等把情況都核對無誤了再來稟報將軍吧。”

“諾,屬下明白。”

看著這個還算機靈的副將離去,荀攸滿意地點了點頭,正要抬腳離開,身後突然傳來了田豐的聲音:“鄴城開門投降之時,袁熙人頭已被辛毗等人顯上,如今袁紹和袁尚父子一死,隻要遠在清河的袁譚再有個三長兩短,袁家之中親近袁紹一係人馬便是群龍無首,為自保唯有歸附袁術。袁術此人狼子野心,他日必反,若袁家整個勢力統一在其手下,將來平定袁術之時袁家手下必受牽連,要被連根拔起。你荀家紮根潁川,與袁家根基所在之汝南不過咫尺,將來袁家一倒,你荀家要侵占其餘留利益便是占了天時地利。”

“我荀家名聲不比袁家要弱,如今小叔更在朝中執掌政務之牛耳,以小叔之才幹及對朝廷之忠心,隻等盧子幹等人歸老,其便是百官之首,再有我等各房子侄在外州郡掌權,我荀家便是取代袁家,成天下世家之首。”

根本不避諱田豐,荀攸把他為家族謀利的私心表露無遺,因為他知道田豐和他是一類人,既然出身世家,便必定要為壯大家族而出力。

“隻要你不是皇家,要想坐穩這世家之首的位置,你便需要盟友。”

“以你我交情,還有你河北田家之勢,我們兩家結盟難道不是順理成章?”

“再加上一個趙家,一個葉家,一個關家,一個張家,還有一個太史家,你荀家天下世家之首的位置便穩了,主公在朝中的勢力也穩了。”

“隻可惜,這趙家還是太稚嫩。”看著遠處張郃一臉驚喜地從帥帳之中飛奔而出,荀攸不禁就是搖頭歎氣,“如此虎將竟然放他離開,須知子龍以軍事起家,功勳便是其家族壯大的基石,而一員虎將又能帶來不知多少功勳,如此讓他離去,不知他趙家壯大又要多費多少工夫了。”

“此言差矣。那張郃一心係於舊主,先前潛伏於我方之時,因聽信韓馥遭袁紹毒手,方才倒戈投靠我等。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韓馥已遁走三輔的消息他終究是會知道的,如今主公主動將之告訴張郃,讓張郃能回歸韓馥手下,助韓家再起,借此能與韓家結下善緣,你又安知此著在將來不會成為一著妙手?”

“但願事情如你所言。”

“希望一切如你所算。”

兩人相識一笑,俱都有如狡狐。

…………

“公子,那袁譚和段翦正領軍通過蘆蕩口。”

“袁譚是走在哪裏?隊伍前頭還是中軍?”

“袁軍急行,袁譚和段翦都在前頭領軍。”

袁譚和段翦原本正領著大軍在清河和泰山賊周旋,等到鄴城失陷的消息傳來,一得知後路被斷,袁譚和段翦就急急提兵回返魏郡,不過等他們在半路上探明趙雲手下有六萬兵馬時,兩人又立即調轉方向,要往北去會合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