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多明戈
出生地:西班牙馬德裏
生卒年:1941—
曆史評價LiShiPingJia: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世界上最大的年度聲樂比賽“世界歌劇聲樂比賽”的創始人,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當今最受尊敬的藝術家之一,經常被譽為“歌劇之王”“真正文藝複興式的音樂家”。
1941年1月21日多明戈生於西班牙的首都馬德裏,父母均為西班牙民間歌舞“薩蘇埃拉”的表演藝術家。1950年隨父母到墨西哥,學鋼琴和指揮,後又學聲樂。受家庭的熏陶,多明戈從小便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先在父母的歌舞團中彈鋼琴伴奏,後又在舞台上嚐試扮演一些小角色,甚至有時還客串一下樂隊的指揮。這些早年的經曆無疑對多明戈日後的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隨家人移居墨西哥後,多明戈進入了墨西哥音樂學院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起初,多明戈學習的主課是鋼琴,而旁聽的才是聲樂,因為當時他的夢想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偉大的鋼琴演奏家。在音樂學院學習期間,由於家庭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好,因此多明戈就要在平時的課餘時間裏去父母的歌舞團中扮演一些舞台角色,或者到當地的酒吧彈彈琴唱唱歌掙些零用錢來添補家用。
1957年首次以男中音在西班牙方言歌劇中演唱,18歲那年,多明戈聽說國家歌劇院招收歌劇演員,於是他便報名前往準備一試。在考試的時候他演唱了兩首歌劇中的男中音詠歎調,他那甜美的歌聲令負責考核的專家們大為讚賞,但同時他們也發現多明戈並不是一個真正的男中音,而是一位還未曾被開發出來的男高音。於是專家們便拿來一份喬爾達諾的歌劇《費朵拉》中的詠歎調“是愛情阻止了你去愛”的樂譜讓他試唱,盡管當時多明戈把這首詠歎調的最後高音給唱破了,但事實卻證明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男高音。隨後,國家歌劇院錄取了他,由此多明戈便開始了他真正的男高音舞台的演唱生涯。20歲那年,以演唱《茶花女》中的阿爾弗萊德跨入男高音的行列。同年與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薩瑟蘭在美國同台演出歌劇《拉美莫爾的露契亞》,多明戈1962—1965年為以色列國家男高音歌唱家。
相關鏈接
詠歎調
歌劇中的詠歎調一般是主角的獨唱,在一部歌劇裏至少有一首,有時也會有兩首。它的作用就像是戲劇中的“獨白”,表現出人物的特征。同時它往往是最精彩的唱段,結構完整,需要演員掌握高度的演唱技巧。還可以拿出來單獨作為音樂會的獨唱節目來演唱。與之對應的是“宣敘調”,它是一種“朗誦”式的歌曲,相當於戲劇中的“對白”。它必須依附於歌劇情節,無法拿出來單獨演唱。還有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詠敘調”,它比起宣敘調來要多一些音樂性。
“詠歎”隻是個譯法。這個詞本身的意義就是“曲調”。詠序調意思是“如詠歎調般的”。
詠歎調是一種曲式,與歌曲的調性無關。18世紀意大利流派的詠歎調一般寫成三段式,即ABA(從頭反複),其中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反複,但比第一段更燦爛輝煌。後來,這種結構被打破了,詠歎調就不再局限於ABA格式。歌劇院成員,在12部歌劇中演唱了300多場。1965年,多明戈被邀請到紐約市歌劇院,1967年多明戈在漢堡歌劇院演出《托斯卡》,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出《唐卡洛斯》;1968年大都會歌劇院上演契雷亞的歌劇《阿德裏安娜·萊科夫露爾》,原定主演科萊裏有病,他頂替而演唱,引起轟動。1969年在維羅納演出《圖蘭多特》,在米蘭斯卡拉劇院演出《歐那尼》;多明戈首次錄製唱片,由梅塔指揮,錄《遊吟詩人》,與他合作的是普賴斯、柯索托和米爾恩斯。1970年在馬德裏演出《歌女焦康達》,在愛丁堡藝術節演出貝多芬《莊嚴的彌撒》;1971年,多明戈與薩瑟蘭合作演出《拉莫摩爾的露契亞》,與泰巴爾迪合作演出《藝術家的生涯》,與普賴斯合作《遊吟詩人》,與尼爾森合作《圖蘭朵》,在科文特花園演出《托斯卡》;在大師的扶植下,他漸漸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