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國家商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隻有7.3年,品牌的生命力平均不足兩年;而中國民營企業更是糟糕,平均壽命隻有3.5年,為什麼中國企業不能長久地生存,而很快地走向衰亡呢?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有一句著名的話是:生存還是滅亡,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啊,這不僅值得在塵世中孜孜追求幸福的人們思考,也值得每一個企業經營管理者思考?

管控專家Adrian Cadbury有句名言:“公司的失敗都是由其管控的失敗而引起的。”此言可謂振聾發聵。事實也證明,管控的成敗直接決定著企業的興盛和衰亡。經過多年企業的管理實踐,以及大量的調查研究,我不得不承認我們中國大多數企業在管理和經營方麵,與國際領先企業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但是差距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管理者無視這種差距。以短短三十年的企業經營理念去抗衡西方兩百多年的商業思想的積澱,那真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但是中華民族是一個舉世公認的學習能力最為出色的民族,隻要我們的管理者秉承著謙虛的學習態度,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形成適合本土企業的經營理念,相信定能夠對中國企業的持續發展有所助益。

本書正是基於戴明、斯隆、德魯克、韋爾奇等全球頂級管理大師的管理思想,並根據中國企業實際經營狀況而提出了“管控力”原理,是立足人性化管理需求,致力於最大化激發員工自我責任,以打造企業永續發展和促進企業自運營為目標,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發展和運營中的難題。管控力產生於企業經營中管理和控製共同的合力作用,它的形成是一個係統化的過程,一旦企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控係統,其管控力將迅速提升,將大大減少管理的複雜性,同時會迅速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率。

實現目標被看做是企業生存的基本條件,那麼為什麼那麼多的公司都實現不了他們預定的目標呢?有許多公司,雖然樹立了目標,但是沒有管控係統的後續工作來支持,這個目標被歸檔、遺忘,直到了年度評估的時候才重新被想起,而結果總是重蹈目標失敗的覆轍。實現目標其實是一個過程,如果對這個過程不實施強有力的管控,所有因素以及其他變量都將會成為目標實現的巨大阻力。隻有擁有完備的管控係統,才能使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對自己所分配的目標負責,企業才可能實現預定目標,並在這些目標的累計上,實現宏偉的商業願景,獲取顯著的戰略優勢。

在這本書中,通過對經營問題的高度提煉,將原本複雜多變的經營簡化為目標實現過程,因為經營的核心正是確保目標的實現。但是,如果隻是指明實現目標是企業經營的核心,而不能以目標為管理驅動力,圍繞目標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備的管控係統,那麼企業仍然不會具有管控力。而可以斷言的是,沒有管控力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企業。

本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協助管理者在企業內部打造出管控力,促進企業能夠順利完成既定目標,形成企業經營的新秩序。在如何塑造管控力這一命題上,我更多的思考了中國企業內部環境的適用性,一種不能夠廣泛使用的管理方法,再美妙也隻是紙上談兵而已。所以,本書拋棄繁瑣的管理理論敘述,以簡明、實用為出發點,提供操作性很強的管控流程和工具,使管理者能夠在管理實踐中真正地加以運用。如果哪位管理者期望切實解決企業內部的經營問題,無論你的企業處於何種發展階段,我相信你定能夠從本書中受益。

邵雨,周來陽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