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評估和獎懲(5)(2 / 2)

員工超過100人的企業,工廠委員會必須委任一個財務委員會,定期與管理層會麵,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1000人以上的企業,每季度雇主還必須書麵報告企業各方麵的情況。委員會幾乎可以對企業中所有重大的決策與舉措表達看法。在工作時間、工資福利等方麵,委員會還具有共同決策權,特別是當發現勞動條件的改變損害了員工的人性化需要時,可以要求雇主予以改變或賠償。這種讓員工參與激勵的方式越來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視,在實際操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榜樣激勵和榮譽激勵相結合

榜樣激勵,即通過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和事例,營造典型示範效應,讓員工明白提倡或反對什麼思想、作風和行為,鼓舞員工學先進、幫後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管理者要善於及時發現榜樣、運用榜樣。

榮譽激勵,即通過對表現優秀的個人或部門班組授予一定的榮譽稱號,並輔助以物質獎勵,讓這些個人或部門班組產生自豪感和光榮感,形成一種自覺維護榮譽的力量。其他個人和部門班組為了能得到這份榮譽,也會積極努力地投入工作。在管控工作中,如果巧妙地把二者結合起來,激勵效果就會更明顯,可以使員工在工作中形成良性的競爭局麵。

案例一:

美國IBM公司有一個“百分之百俱樂部”,當公司員工完成他的年度任務,他就被批準為該俱樂部會員,他和他的家人被邀請參加隆重的集會。結果,公司的雇員都將獲得“百分之百俱樂部”會員資格作為第一目標,以獲取那份光榮。對於員工不要太吝嗇一些頭銜、名號,一些名號、頭銜可以換來員工的認可感,從而激勵起員工的幹勁。

日本電氣公司在一部分管理職務中實行“自由職銜製”,就是說可以自由加職銜,取消“代部長、代理”、“準”等一般普遍管理職務中的輔助頭銜,代之以“項目專任部長”、“產品經理”等與業務內容相關的、可以自由加予的頭銜。

案例二:

日本鬆下公司每季度都要召開一次各部門經理參加的討論會,以便了解彼此的經營成果。開會以前,把所有部門按照完成任務的情況從高到低分別劃分為A、B、C、D四級。會上,A部門首先報告,然後依次是B、C、D部門。這種做法充分利用了人們爭強好勝的心理,因為誰也不願意排在最後。

案例三

美國西南航空的內部雜誌經常以“我們的排名如何”這個部分讓西南航空的員工知道他們的表現如何。在這裏,員工可以看到運務處針對準時、行李處置、旅客投訴案等三項工作的每月例行報告和統計數字。並將當月和前一個月的評估結果做比較,製訂出西南航空公司整體表現在業界中的排名。還列出業界的平均數值,以利員工掌握趨勢,同時比較公司和平均水準的差距。

西南航空的員工對這些數據具有十足的信心,因為他們知道,公司的成就和他們的工作表現息息相關。當某一家同行的排名連續高於西南航空幾個月時,公司內部會在短短幾天內散布這個消息。到最後,員工會加倍努力,期待趕上人家。西南航空第一線員工的消息之靈通是許多同行無法相比的。

管理者可以借鑒上麵兩個案例,在企業內部采用公開排名的方式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許多企業管理者意識到內部競爭是企業實現自運營的基本條件之一,也能夠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卻不善於運用競爭,也不知道如何搭建競爭機製。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建立競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公開排名。

每個人都需要榮譽,同樣每個人都不願成為最差勁的那一個。往往我們在企業裏培養競爭意識傳播競爭觀念,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也無法建立起內部競爭。但是一旦我們將排行榜公布於眾,立刻可以在員工中間形成一種競爭意識。因為,誰優秀誰差勁不再是隱蔽的事情,而是所有人都知曉的事。誰不願意落後,誰就必須去努力去競爭。

隱蔽的競爭絲毫沒有價值,隻有公開的競爭才能夠真正激發員工的激情和贏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