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所有這些演員需要關心的問題放在一起,你們就會明白,他必須為他的注意力減輕負擔,以使其不會被小事損耗並能完整地服務於作品的主要思想、創作和演戲的基本目的。
很多演員身上不止存在一個,而是同時存在上述的很多個缺陷,對這些缺陷應當始終加以注意。將它們放在一起,再加上要對某些動作程式、對角色內外線索進行經常的觀察以及由於觀眾在場而引起的分神等情況,你們就會明白,在創作時可憐的注意力在承擔著它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注意力是無力承受這麼大的負擔的,因而不得不為其減負。
那怎麼減呢?
應當實現這樣一種狀態:“使困難的變成習慣的,習慣的變成容易的,容易的變成美麗的”,就像《富於表現力的語言》一書中所說的那樣。
要讓開始時有意識地做的工作中的很多事情,在經過不斷的重複之後蛻變成自動的習慣,但是,這裏是就這個詞的褒義而言,而不是指這個詞的表麵意思。
在這項使困難的變成習慣的、容易的和美麗的工作中,需要從學生入校一開始就加緊和不斷地幫助他們,使他們在校期間能養成必要的習慣,並使這些習慣達到自動的程度,逐漸變成第二天性。
幸運的是,在列舉的使注意力超負荷運轉的事情當中,有一些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進行實踐而自行消失。比如,對音響效果條件,對劇院建築和舞台的不完善的地方,對妨礙說話的噪音等等的適應,就會由於實踐,由於對當眾表演的習慣而自行地、本能地養成。
但是,也存在著這樣的創作時刻,它們需要心理技術的幫助,而這種心理技術是需要專門學習的。其手法需要在學生在校初期就對他們講清楚,以使他們養成那種可以變為第二天性的習慣,這種習慣可以使“困難的變成習慣的,習慣的變成容易的,容易的變成美麗的”。
盡管在創作中我們反感一切機械性的東西,卻不得不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它,因為它可以給注意力減負並讓它獲得解放,使它能夠集中在創作過程中更重要的時刻上。
但機械性的習慣的養成是長久和困難的。在這項工作中應當幫助學生們;應當使他們在學校期間就勝任這項工作。以後,他們開始在劇院工作時,就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做這項工作了。
怎樣和用什麼來幫助學生們獲得可以消除他們天性中那些缺陷的習慣呢?
以前,有家庭教師來照管年輕人的身體訓練,使學生們去除壞習慣並培養好習慣。他們時刻提醒自己的學生注意所養成的習慣。
但是你們要更富有,因為關注你們每一個人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百個學生中的九十九個“家庭教師”,也就是你們的同學們。他們會提醒你們自己難以時時刻刻記住的事情。
至於你們的“家庭教師”,他們在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學會了理解和評價使創作的個別時刻機械化的意義。懷疑論者會說,“和尚多了沒水吃”,但經驗告訴我們不是這樣,而是,經常性的提醒很管用。這些提醒使演員的很多要關心的東西變成機械的習慣,而由此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注意力的負擔。
除了你們的九十九個同學來完成“家庭教師”的職責外,我們還有足夠積極的助手。他們也會經常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提醒學生們那項為了減輕注意力負擔而將創作的個別時刻機械化的工作。
下麵就是你們的新助手之一。
一張標語放下來,上麵寫著:
“即將到來的五天
字母З和С。
矯正大腿。
扶手體操。
腳尖朝外站立。”
講解員:每塊標語牌掛五天,提醒學生們要獲得機械性習慣或矯正身體、發音、動作等缺陷方麵當前所必須要做的幾項工作。
在反映學校生活的小場景裏我們將會向大家展示,我們的自我教育方法是怎樣進行的。
第……號習作
牆報被搬來並被掛起。鈴聲。下課,課間休息。學生們聚集在牆報周圍。
讀著對某個學生不正確行為的批評。討論的場麵,憤怒。時而糾正字母З和С的發音或互相提醒腳尖朝外。有些學生開始演示,應該怎樣說話或站立:
——你別在這兒教,而是要去提醒。你不是教育者,而是諸如“勿踐踏草坪,勿攜狗入內”,“請勿喧嘩”之類的告示牌。你是起提醒作用的告示。那你就隻管提醒。你們有九十九位提醒者。如果所有人都開始教別人,那就沒意義了。
標語放下來。
講解員:我應當解釋一下標語的意思及其教育目的。它們是這樣的:
每五天就會有一塊標語牌掛出來,就像你們現在眼前的這塊一樣。它提醒學生們為把精神或形體器官創作的某些部分機械化當前需要完成的任務。
一般認為,為此需要上吐字、體操、舞蹈等課程。通常情況下,每個學生每周上兩節這樣的課,每節課一刻鍾,也就是說七天中他有半個小時是說得正確的,而其餘時間都是不正確的。顯然,半小時是不能與一周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