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黃巾起義(二)(1 / 2)

光和七年,二月初五,和曆史上的時間一樣,曆史上出名的黃巾大起義終於爆發了。

然而和原本曹操了解的黃巾起義相比,因為曹操的出現,曆史還是出現了一些偏差。當然這些也是曹操後來才清楚的。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張角派遣大方渠帥馬元義到洛陽城裏麵從事秘密活動,聯絡中常侍封諝,徐奉等人,企圖在甲子日,也就是三月五日,突然起事,奇襲洛陽城,一舉推翻東漢王朝。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馬元義被其手下唐周出賣,被漢靈帝車裂於市。而張角的計劃也被迫提前了。

雖然起義的時間提前了,但是由於曹操的意外出現和善意提醒,張角早在一月末,就已經準備就緒了。此時雖然有一些措手不及,但是由於張角的妥善安排,遠沒有那麼慌亂。

首先,張角決定,其中力量起義,也就是把南方的荊州,揚州,益州的黃巾信徒秘密集結到冀州,兗州,豫州,司隸一帶。其次,張角在北方戰略要地---黑山地區,依靠其易守難攻的地勢,秘密建立了一座堅固的堡壘,把黃巾軍的家屬安排在這裏,派黃巾渠帥張牛角,張燕父子率領3萬普通黃巾士卒在此防守。還在此秘密訓練屬下的青壯信徒,數量多達5萬之眾,號稱“黃巾力士”。他們將是此次大起義裏麵,黃巾軍的中堅力量。具體分配方案為: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每人一萬人。馬元義部一萬人,波才部5000人,張曼成部5000人。雖然此次馬元義部隊的黃巾力士雖然損失不小,但是其絕大部分還是成功逃脫出來,人數多達6000多人,這些餘部,被張角就近安排在了波才部。第三,原本安排進攻幽州的程誌遠部,改由張角親自指揮,作為預備隊使用。

由於形勢突變,張角決定在二月五日這天起義。二月五日這天,東漢王朝的冀州,兗州,豫州,青州,徐州,並州,揚州,益州,荊州,幾乎同時爆發了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少則數千人,多則上萬人。其中以北方的冀州,兗州,豫州三州為主,而其他地區的,都是虛張聲勢,小打小鬧。總之,此次起義規模十分巨大。

這些人因為全部頭裹黃色頭巾,因此就被稱為“黃巾軍”。其首領張角自稱“天公將軍”,二弟張梁自稱“地公將軍”,三弟張寶自稱“人公將軍”,張曼成自稱“神上使”。此次起義的口號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頃刻之間,黃巾軍在各地攻略城池,擊殺官吏,焚燒官府,抄略豪強的塢堡和田莊,掠奪其財物和糧食。然後他們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這導致很多生活貧困的流民和佃戶,全都主動參加黃巾軍。導致黃巾軍的數量,在短期內向滾雪球一樣,數量迅速壯大。人數多達上百萬。

短短幾天內,各地州郡的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飛向了大漢的都城洛陽。此時漢靈帝仍然在**享樂,已經好幾個月沒有上朝。但是這次,真的危及到他老劉家的天下了,漢靈帝再昏庸,也知道這次事件的嚴重性。在朝堂之上,漢靈帝在經過諸位大臣商量一番之後,終於做出了一係列的動作,來應對此次的大起義。第一,任命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於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第二,在函穀關,大穀,廣城,伊闕,軒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個京師關口,設置都尉駐防,以保證京師安全。第三,聽取皇甫嵩的建議,解除黨禁,大赦黨人,這樣就可以得到很多文人士子的支持。第四,漢靈帝頭一次這麼大方,那就是主動拿出西園的錢財和馬匹,贈送給軍士們,用以提高士氣。同時漢靈帝還號召公卿大臣們也大力捐出馬,弩,支援軍隊作戰。第五,漢靈帝還下詔全國各地嚴防反賊,同時命令各地州郡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準備作戰。漢靈帝的本意是想盡快鎮壓起義,但是沒想到正是這個政策,日後成為了東漢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六,也就是最關鍵的出兵問題。漢靈帝下詔,漢軍兵分兩路:一路,任命中郎將盧植率領副將宗元董卓等人,率領北軍五校士,以及大批臨時征召的勇士精壯,共計6萬餘人,鎮壓張角在冀州的起義軍主力。另一路,由中郎將皇甫嵩和朱儁率領,以五校部分人馬,以及三河騎士為主力,加上臨時征召的精兵勇士,共計4萬餘人,討伐在潁川一帶的黃巾軍。同時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下令讓孫堅自行招募人馬和自己彙合。孫堅領命後,率領鄉裏少年,各地商旅招募的義士,及淮水,泗水精兵,共計1000餘人,前去和朱儁的主力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