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文化內涵公園,公園內各種展館建設提上各個日程,“別是一家”百脈泉公園李清照紀念館設計與施工。
一、背景資料
三國文化是合肥四大文化之一,合肥曾是魏、吳之間爭奪的重鎮,魏吳曾經傾動雙方數百萬兵力,交戰對峙於此,其延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在整個三國時期格外突出,保留有數十個三國古戰場遺跡,大將張遼就鎮守合肥,文化曆史資源獨特、豐厚,戰爭類展館。
隨著合肥市公園的統一改造,三國古戰場遺址“逍遙津”仿建漢代建築,進行三國文化、曆史的展示與研究。
(1)地點,安徽合肥。
(2)設計投標時間,2004年7月。
(3)開館時間,2006年9月。
(4)展廳麵積,2300m2。
二、展示腳本
以第一展廳“三國簡史”為例概述。
1.二級標題:三國出現的曆史背景
三塊版麵,一塊說明牌或觸摸屏,兩組展櫃。包括前言、東漢晚期割據地圖、黃巾起義等三級標題。
2.二級標題:三國的崛起
官渡之戰、三顧茅廬2個重點,5塊版麵、一塊動態演示、2組壁畫、5組展櫃、1個觸摸屏。包括曹操興起、孫策霸江東、劉備興起等三級標題。
3.二級標題:三國鼎立與發展
1組壁畫、一塊說明牌、兩塊仿竹簡文字版麵、1組聲光電演示立體地圖、3塊電腦觸摸屏、一塊版麵、1組展櫃。包括赤壁之戰、三國鼎立、三國經濟等三級標題。
4.二級標題:三國衰落與歸晉
4塊展板、3組展櫃、1個重點,1塊說明板或觸摸屏、1組動態壁畫演示。包括諸葛亮“六出祈山”年表、吳國、歸晉、三國曆史地位與評價、結語等三級標題。
三、設計定位
在設計中,擬通過平麵布局、空間營造,以及造型、色彩、材料、聲光電等係統設計,特色鮮明、集中充分地詮釋主題,架構展廳壯麗的主題氛圍,從而立足整體性,把握多樣性,以藝術的、歸納的、凝聚的、壯麗的、恢弘的、簡潔的展示格調來豐富和感染觀眾。
(1)定位於曆史文化展示館與古樸、典雅的漢代、三國風格的主調的回歸。
(2)重點展示三國時期合肥、安徽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著名人物,豐富內涵。
(3)以史為依據,以史為鑒,做到有據可查,以及底蘊、內涵與思想性的發掘與提升。
(4)定位於學術研究與群眾雅俗共賞遊覽的有機結合。
(5)定位於與建築風格、結構結合,以及符號應用、空間提升、天光引入等。
四、創意設計
依據設計定位與主題進行整體與各展廳的基本平麵布局、基本形態的設計。
(一)總體布局
(1)室外環境:營造三國曆史文化氛圍——“感受氛圍”。
(2)序廳:簡要介紹“三國文化館”陳列主題——“開啟曆史之門”。
(3)通道:曆史時空隧道——“穿越時空”。
(4)第一展廳:三國簡史——“進入曆史”。
(5)第二展廳:三國軍事——“體驗戰爭”。
(6)第三展廳:三國人物——“欣賞人物”。
(7)第四展廳:三國文化——“領略文化”。
(二)展線設定
參觀流程按左向順時開始,掌握的原則為清晰、寬暢、大方,著力突出重大事件,並根據主題創意,部分展線特意進行自由、通透、開敞式的設計,從而通過主線、輔線的相互依托,以及展線的調節,體現展線的節奏與變化。
(三)展示符號
(1)時代符號——古樸、典雅的漢代、三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