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天界

話說列國分封,已有定論,張桂芳自思將往天界,遠離紅塵;凡俗之事,況是八百年後,何必在意?

時有龍吉公主與張桂芳商議,說道:“封神即完,你我不宜久戀此間,合該早把諸事理清,速歸瑤池。”

張桂芳肯首讚同,即來麵見薑尚,就待辭去。

薑尚雖說不舍,但也知道無法挽留,歎道:“今日一別,難有再會之期;人生至此,誠為痛惜可悲。”

張桂芳亦是心有戚戚然,欲要勸慰,似有千言萬語,偏又難置一詞,心下沉吟:“薑尚待我不薄,我卻暗懷謀算,索性終要傳道,何不先將煉髓之秘授他?且看造化如何,或者竟能逆天改命。”就道:“師叔不必傷感,隻要修行有成,終能再見;未知師叔習練拳術已到何境?”

薑尚略怔,答道:“略悟‘返虛’之意,又覺有些妨礙,一時未敢深入,仍在錘煉髒腑,倒讓賢侄見笑。”

張桂芳乃把煉髓之法敘了一種,囑道:“此乃秘法,助益非淺,切記不可輕示於人。”

辭別薑尚,張桂芳就與龍吉公主回轉青龍關;不一日,陶榮、辛環、鄧忠、張節四將引兵也至關上;又有周天子的交代官隨軍同來,負責接手文冊府庫。

張桂芳自思雖有誥命在先,但也不宜令大軍直往天界;況有仲寅及部分兵馬需赴秦地,總要安排一番。於是傳命擊鼓升殿,召集眾將共議,方說了顧慮,忽有報來:門外有一道童請見。

喚道童進來,見禮奉上一箋請柬,說道:“昊天上帝、瑤池金母諭,眾神歸位,秩序有憑,實乃三界眾生之幸,合該作一盛會賀喜;特命我來,誠邀帝君、公主共赴瑤池,列席飲宴。”

“吾知道了,你且去罷”張桂芳取柬看罷,送走道童,心道:“正無計較,恰逢此會。”乃謂眾將道:“有勞眾將不辭辛苦,先保仲寅往秦地走上一遭;容我呈請天帝,奏明細巨,再作區處。”

有風林在,眾將並無疑慮,齊道:“謹遵帥令。”

吩咐已畢,張桂芳暫別眾將,同龍吉公主各乘坐騎,就往天界而來,待至瑤池,但見:

星辰燦爛,瑞氣繚繞;金霞映天光,碧霧遮鬥口。

奇山怪石,脈插須彌;寶殿瓊樓,頂摩宵漢。

彩鳳雙雙,青鸞對對,鶴鳴猿啼;瑤草琪花,紫芝香蕙,凝露滾珠。

蕊宮珍閣,琉璃造就;複道回廊,錦磚鋪成。

閣上籠瑞彩,亭下生紫霧;處處玲瓏剔透,層層金闕紫府。

張桂芳初登上界,看見祥光慧照,氤氳升騰,心下詫異,自思此界此景,不像辦公之地,倒似修仙之所。

龍吉公主乍回天堂,懷念留戀,時走時停,一麵玩賞,一麵介紹。

行了許多時候,未知已有幾裏,終於見到人影,卻是一些兵將;夫妻二人恐讓見怪,忙整顏色,急取請柬。不意兵將排開,就見陳奇、鄭倫迎來,施禮說道:“天帝設宴,正候大帥和公主駕至。”

眾人不及敘話,就往瑤池來,至寶閣前,但見:

瓊香繚繞,瑞靄繽紛,瑤台鋪彩結,寶閣散氤氳。

金桌寶敦,整整齊齊,珍饈百味美,異果嘉肴奇。

眾神列座,仙娥傳觥,玄歌音韻美,瑞藹瓊香飄。

夫妻二人奉敕入殿,齊來拜見昊天上帝、瑤池金母,禮畢入席就座,平平淡淡,別無他說。

張桂芳稍感意外,頗覺無趣,就問龍吉公主:“你和你父母向來如此麼?倒像是素不相識一般。”

龍吉公主歎道:“我父母即做了三界之首,總要保持幾分威嚴,哪能當著外人的麵兒,任意和我親近?”

張桂芳仍舊難以理解,卻也不好多說,拿眼一掃,就見眾神觥籌交錯,幾乎俱是薑尚所封,大致分了兩派,料想之前敵對,多有仇怨,倒也正常。

感慨疑惑間,時有客到,卻是李靖、楊戩、雷震子等六人先後而來,把禮行過,俱言自家老師,有事在身,無暇赴會,奉命前來,聊示歉意,請勿見怪。

昊天上帝、瑤池金母麵無表情,未知是否以為忤,隻命六人列席入座;忽報:五方上帝來了。

張桂芳見昊天上帝、瑤池金母起身去迎,心來者不俗,就問龍吉公主:“五方上帝是誰?”

“你竟不知?”龍吉公主頗覺意外,答道:“五方上帝原是東方青帝伏羲、南方炎帝神農、中央黃帝軒轅、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顓頊,後來三皇退隱,青帝和炎帝就換成了唐堯、虞舜,與我父親並稱六禦。”

說話間,昊天上帝、瑤池金母已請五方上帝,高坐七寶靈台;瑤池金靈忽道:“貴客臨門,無物可謝,隻有院後蟠桃尚能入眼;龍吉,你帶些宮娥,入桃園中,摘上數枚,奉到台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