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章封神終完
授了拳術套路、兵法典冊,複與眾將日夜探討——如何鑄就軍魂,怎樣實現設想
奈何即是創舉,欲開先河,就無前例可依,隻能借助拳意共鳴,慢慢摸索,又或整肅軍紀、強化陣列之類,通過傍敲側引,以期厚積薄發,各種辦法,似已想遍,雖說頗有收獲,卻無本質提升。
盡管如此,眾人熱情並不稍減,依然滿懷期待。
一日討論,孔宣說道:“要說拳意共鳴,應和論道類似,均是神念相彙,水**融;唯一不同,就是我等置身軍旅,主次分明。坐談論道,終歸則以探討交流為主。因此,構想應該沒有問題。難的是如何令出即行,盡量縮減畜勢的時間,畢竟陣前交鋒,刹那就分生死,不容畜勢準備。”
連日探討,能說的幾乎都已說過,眾將大多靈感枯竭,一時無言以對。
張桂芳沉吟接道:“以我看來,大家已經做到極致;人呢,都是讓逼出來的,不經戰爭磨煉、生死考驗,短期內甭想再有改善。莫如轉而提升士卒的整體素養,路已走出半條,將來總有功成之日。”
眾將麵麵相覷,均無異議,不禁暗歎一聲,說道:“為今之計,也隻能如此了。”
不覺又是月餘,忽有軍報傳來:王上應眾諸侯之請,已在朝歌登基,正式宣告,統馭天下。
眾將聞訊,難免又是一番慨歎。
孔宣略有傷感,幸聞殷受子嗣武庚尚存,成湯嫡脈仍舊能夠享祭,稍覺安慰。
張桂芳則有些茫然,料想薑尚封神在即,未知入了天庭,會是怎樣光景,又該如何麵對昊天上帝和瑤池金母。
不一日,辛環二翅飛來,麵見張桂芳,說道:“王師開拔,已過黃河,不日即可歸國;丞相命我轉告大帥,希望大帥適時回轉西岐一趟,說有要事相商,不可遲誤。”
“回報丞相,吾已知曉。”張桂芳頷首又問:“代我向丞相和令兄弟問好,你去罷”
辛環領命方去不久,半空中忽有祥雲滾來,墜下千條瑞彩,隻聞仙樂隱隱,異香陣陣,但見四對yu女,一些力士,高捧玉軸金卷、官印袍服,降臨張桂芳府邸,說道:“天帝有敕予你。”
張桂芳焚香接敇,展開玉軸金卷,見其上略俱雲:昊天上帝敕命,眾神歸位在即,茲請神音武聖妙真帝君先遣一部士卒,多則十萬,少則五萬,前往天界瑤池候命;茲事體大,務選親信。
待把yu女力士送走,張桂芳即命擊鼓升殿,少時孔宣、羽翼仙及眾將皆至,張桂芳敘了梗概,命:“孔宣,你點兵十萬;陳奇、鄭倫,你二人隨行。即刻起程,前往瑤池,謹候敕命,不可待慢。”
孔宣、陳奇、鄭倫領命,張桂芳又道:“過些時日,我須回西岐一趟;軍中及關上諸事,就暫由風林負責。”
不一日,諸事齊備,因要趕赴天界,那時自有垂相,但見霞光漫空,祥雲遮日,氤氳含香,瑞彩繚繞。
張桂芳及孔宣等見狀,都有些愕然,他們原本打算自己施術,雖說麻煩了一點兒,但也不是全無辦法。
龍吉公主忽道:“當年道祖立我父親為帝時,曾經賜下一麵寶鏡,說有穿梭時空之能,正合用在此處。”
羽翼仙歎道:“有此異寶,昊天上帝卻也不可小覷。”
孔宣不以為意,笑道:“即是如此,何須你我費力,卻也省了不少麻煩。”
張桂芳心知不可久候,就謂孔宣道:“此去天界,道兄擔待一些。”
孔宣頷首會意,眾人別過,即入祥雲瑞彩,但聞一聲雷響,虛空扭曲,十萬兵馬已是蹤影全無。
異像散去,張桂芳笑道:“眾將不必羨慕,隻待瑣事理清,我等亦要同去;安心煉兵,好生修行,方是正途。”
眾將稱是,各歸居處,履行職職,不提。
張桂芳卻與龍吉公主商議,說道:“前日丞相命辛環來,邀我回西歧一趟,料想就是封神觀禮之類,你可同去?”
龍吉公主接道:“此誠勝事,難逢幸遇,怎可錯過?”
夫妻二人算定時間,擇日起行,就往西岐;故舊相見,總不過各敘長短,聯絡感情。或是憶及陣前蒙難者,不勝唏噓;或是談起將來選擇處,互相祝福。如是種種,更無他話。
及至薑尚趕赴昆侖,入玉虛宮,麵見元始,陳請敇命;那日空中笙簧齊鳴,黃巾力士簇擁而來,香煙氤氳,旌幢羽蓋;白鶴童子親捧符冊,降臨相府,宣讀旨意,說道:“除了薑師叔要享人間富貴,張道兄已領敕命,餘者皆加護法職任,同享道門氣運,務要友愛護教,不得忌妒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