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章 封神終完(2 / 2)

薑尚接了玉符金冊,供於香案,並眾門人一起,望玉虛宮禮拜謝恩。

待白鶴童子辭去,薑尚捧了玉符金冊,同眾門人借遁往歧山來;至封神台前,早有柏鑒來接。

準備祭禮,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獻花;如是之類,諸多儀程,俱都做完,又拜誥冊。

薑尚開讀元始天尊誥書,其實是些套話,類似祭文;讀罷,薑尚全裝金甲,左手執杏黃旗,右手執打神鞭,立於台上正中,命:“柏鑒,將封神榜張掛抬下;諸神俱當循序而進,不得攙越取咎。”

柏鑒領了法旨,往台下張榜,又祭引魂幡;不一時,陰風颯颯,愁雲慘慘,諸神簇擁,先後而來。

張桂芳及眾門人觀禮多時,見來者都是熟人,有親舊亦有仇敵,一時感懷暗歎,並不細語議論,隻看薑尚封神。

榜首一位,即是柏鑒;薑尚一臉正色,大略敘說功績情由,乃道:“特賜寶篆,慰爾忠魂,敇封柏鑒三界首領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職,爾其欽哉”

就見壇下陰風裏,柏鑒望玉敕叩頭謝恩方畢,即有風雲簇擁,香霧盤亙,卻是天命加身,氣運入體,再非孤魂野鬼,已有神位神職,自此神體初凝,魂魄有了歸處,雖說不能修仙,但也可以煉神。

柏鑒之後,即是黃天化,薑尚如依前例,先敘功績,而後敇封;大同小異,不必細述。

張桂芳靜觀細聽,時見熟人,常有感慨,亦不知自己究竟帶來了多少變數;但也並非全收獲,至少弄懂了一些事兒,卻是“前世印象”多有謬誤。

原來諸神的職位,是以首領八部的柏鑒最尊,至少名義這樣,就是不知昊天上帝將來會不會、能不能再做調整。

然後才是八部正神,分為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

八部正神的職能,多有交叉。

其中雷部管得最寬,比如布雨興雲、善惡之神;鬥部神位最眾,總領群星列宿,有五鬥群星吉曜惡煞正神、群星列位、天罡星三十六位、地煞星七十二位、二十八星宿、九曜元辰。

張桂芳“印象”裏最大的誤解,莫過於中天北極紫微大帝伯邑考,似是六禦之一,極尊極貴;實際上並非如此,伯邑考地位僅與五鬥星官持平,都要歸鬥部管。

坎宮鬥母即金靈聖母,才是真正的周天列宿之首,為北極紫氣之尊,執掌金闕,坐鎮鬥府。

值得一提的是妲己等三妖,亦在受封之列;張桂芳認為,應是頂了自己及麾下眾將的位子,至於數目不一,則就隻能猜測補了別個,卻不知具體是誰。

差額其實並沒有張桂芳想象的大,畢竟還有馬元(一氣仙)、法戒。

諸神受封出壇,紛紛散去,想是歸了天界;薑尚及眾門人亦回府邸,自去安歇。

次日,楊戩、雷震子及李靖父子齊來請辭,皆欲回山複命;武王、薑尚阻攔不住,隻好設設宴話別。

待楊戩等六人辭去,薑尚謂張桂芳道:“我知你也要去,唯有一事待決,方今天下初定,列國分封在即,正要拿出個章程來,你那裏尚餘十萬兵馬,準備怎麼安排?”

張桂芳沉吟說道:“當日我曾提及,欲讓我那徒弟仲寅首領,就安排到邊疆吧”

薑尚又問:“如果不出意外,應可封作一國,以你之見,何樣爵位比較合適?”

那時爵位分公、候、伯、子、男五等;張桂芳稍作考慮,說道:“暫時先定伯爵吧,再看王上心意如何。”

叔侄二人議罷,不一日,具體方出爐,薑尚呈報武王,共封七十二國。

具體把仲寅封往何處,張桂芳原不甚關心,但是最終的結果,卻令他大吃一驚;也不知薑尚和周公旦,乃至武王是怎麼想的,竟把仲寅封到了“秦地”。

僅以地理位置而言,張桂芳難免有些聯想,忖道:“如果真是八百年國後的秦國,樂子可不小。”

有心肯請換個地方,卻又不知如何說起,總不能說:“嗨滅周者,必秦也。”

何況結論已定,實難更改。

張桂芳搖首歎一聲,尋思:“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因果循環?我先是助周滅商,複又找了個具有殷商血脈的徒弟,徒弟的子孫貌似將來會把周室推平,真他娘的操蛋”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