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尚信以為真,失笑道:“賢侄卻是想左了,世上終是好人多些,歹人便無拳術,也照樣害人;若能將拳術傳世,正可使好人多些防護之力,不說拔亂反正,僅是斬妖除魔,已然功德無量。”

張桂芳麵似沉吟,說道:“師叔此言雖是在理,然則眾生皆習拳術,一旦遭逢亂世,隻怕……”

薑尚不以為然,勸道:“賢侄你向來殺伐果決,何以反倒猶豫起來?兒孫自有兒孫福,況有三界諸神懲惡揚善,你隻管將拳術傳世,餘者其實不必考慮,定無妨礙。”

張桂芳聞言,不再“遲疑”,說道:“即是如此,稍後吾至秦地,卻須安排一番,也好令世人皆知吾術。”

“合該如此。”薑尚笑道:“若是賢侄同意,吾亦可以代你把太極拳理傳於世人。”

張桂芳正有此意,忙道:“求之不得。”

薑尚沉吟說道:“但有一事必須早決,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即要把拳術傳世,就該正立其名,定下宗旨要義,確認門規條陳,方可行事,未知賢侄可有計較?”

張桂芳考慮了一番,說道:“修士稱仙,煉拳者當稱俠;俠者,愛國護民,除暴安良,打報不平。至於宗門,自然是以拳名,但你我俱出玉虛,不可妄自稱教,暫以強身健體、錘煉心誌為要,不必太過複雜。”

叔侄二人議定,薑尚又問了些拳術疑難;張桂芳一一解答,然後辭去,轉往秦地。

待至鹹陽,見了眾將,張桂芳先取蟠桃,分付眾將食用,說道:“趕赴天界之事,自然不必多說,然則吾徒仲寅,新領國土,又兼年少,正須親信輔佐,是以不可皆去,未知何人願意暫時留下?”

眾將一時遲疑,無人應答;風林見狀,施禮說道:“末將留下吧。”

高貴、餘成、孫寶三將,互視一眼,亦道:“末將未嚐聞道,不曾修真,上了天界,也無大用,亦願留下。”

鄧忠、張傑、陶榮、辛環四將見了,暗呼失計,待要表態,張桂芳抬手止住,說道:“全憑自願,不必如此;況且有他四個,已然足夠。”

四將隻好作罷,忽有軍士報:秦伯仲寅門外候請師命。

張桂芳說道:“喚他進來”

不一時,仲寅入殿,俯伏施禮,說道:“幸聞老師駕至,特來問安;若有垂訓,敬請示下。”

張桂芳命他起來就座,說道:“當年之事,你應該已經有所猜測,今日吾就把話說明,之前收你入門,確有打算,隨你怎麼想都行。但你即領國土,就要勤政愛民,不可妄行,凡事須社稷為重。”

仲寅恭聲答道:“謹尊老師教誨,弟子並無他想。”

張桂芳正欲再言,又有軍士來報:鹹陽令柏翳門外請見。

仲寅見老師麵露疑色,適時解說道:“柏翳甚有名望,據傳是顓頊之裔,若非老師之故,把弟子封到了秦地,很有可能應由他領受國土。之前欲嫁女於我,說是早立嗣子,以免臣民見疑。”

張桂芳聞言失笑,就問:“那你願是不願?吾也好回他。”

仲寅遲疑了一下,終道:“全憑老師作主。”

“你若不說,吾就當你默認了。”張桂芳暗歎一聲,命:“喚他進來。”

少時,柏翳入殿見禮,道明來意,果然不出所料;張桂芳說道:“吾知道了,你且去罷。”

待柏翳告退,張桂芳又謂仲寅道:“現在你若反悔,還來得急。”

仲寅仍道:“全憑老師作主。”

張桂芳搖道笑道:“今日我可代你作主,來日卻須你自己作主了;吾會留風林等助你十年,你自己看著辦。”

因有此事,倒令張桂芳蹉跎了些許時日,主持了一場婚事。

諸事皆備,大軍起行在即,張桂芳謂風林四將道:“用心輔佐國事,仔細體悟拳理;若有餘力,可以吾名立下宗門,推廣拳術,傳授世人,自有好處。十年之後,亦不要心急,希望你四人均能修行有成,憑借自身之力榮登天界;吾會適時命人前來聯絡,全看各位的心意如何。”

四人應諾領命,心下恍然,尋思:“難怪大帥近日多有指點,令俺們分別習練了一路拳術,原來還有此節。留下修仙法門,先說境至‘煉神返虛’,即可修煉;又說僅供參考,不必太過上心,卻是寄以厚望,欲給俺們鋪路,甚或能做一派祖師,至於成與不成,就須看俺們的造化了。”吉林小說網www.jlgcyy.com為您提供封神第一吼——張桂芳無彈窗廣告免費全文閱讀,也可以txt全集下載到本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