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紹良1916年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
1938年,林紹良漂洋過海來到印尼爪哇;1945年,在印尼獨立戰爭中進行軍火買賣,認識後來統治印尼32年的鐵腕總統蘇哈托,先後成為“麵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
擁有近100億美元資產的林紹良,被美國《投資家》雜誌列為當今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號稱是“世界第六巨富”,被一些媒體譽為“世界華人第一富豪”。
1印尼獨立戰爭中的軍火買賣讓他結識了後來的鐵腕總統蘇哈托林紹良家祖輩以種田為生,有祖傳的水田30畝,一頭水牛和一些農田。林的父親為人樸實敦厚,他在父母的教誨和熏陶下,性情溫和。幼年林紹良在村中林氏祠堂念私塾,先後念完了“四書”、《詩經》、《左傳》等書,養成推崇忠烈俠士以及儒家道德觀念的思想。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第二年,日軍侵占福清,為了避免被抓壯丁,林紹良漂洋過海來到印尼爪哇,投奔叔父林財金。叔父開了一個花生油店,林紹良就在店裏當學徒。當時的印尼也是兵荒馬亂,市麵蕭條,賺錢並不容易。林紹良獨辟蹊徑,向叔父提出到外麵去“搞推銷”,這一招十分有效,油店銷售額於是成倍增長。
1945年日本投降後,印尼抗擊荷蘭殖民者的獨立戰爭又打響了。當地華商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獨立戰爭,林紹良感到自己大顯身手的時機到了,經過周密策劃過後,決定從事一項充滿機會但危險的業務——給印尼軍隊運送軍火和藥品。
當時恰逢一位名叫哈山·丁的印尼軍隊領導人在林家藏匿了一年多,與林紹良結成了莫逆之交。這位哈山·丁不是別人,正是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嶽父。通過哈山·丁的關係,林紹良結識了中爪哇第四軍區蒂波尼哥羅師的軍官們,其中有一位便是後來統治印尼32年的鐵腕總統蘇哈托。
就這樣,林紹良通過哈山·丁結交蘇哈托,通過蘇哈托開始了軍火、藥品生意,並獲得了相當可觀的利潤。在這期間,他善於經營的作風和才幹,給蘇哈托等印尼軍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林紹良也因此在患難交往中與他們建立了親密的私人友誼,為日後事業發展奠定了政治基礎。
2印尼的“麵粉大王”、“丁香大王”和“水泥大王”
曾有評論說,林紹良是胡雪岩式的紅頂商人:通過結交政要,抓住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本國經濟發展、人口快速增長之機,圍繞衣食住行等傳統產業,因緣際會,積聚巨額財富。
印尼獨立後,國家百廢待興。
1967年之後,蘇哈托出任印尼總統,次年政府頒布了國內投資法。林紹良緊緊抓住了這個機遇,利用他與蘇哈托以及其他軍政官員的良好關係,迅速拓展自己的事業。
印尼是個條件優越的農業國,但由於長期受殖民主義單一經濟的影響,糧食不能自給,每年政府都要拿出大量外彙進口糧食,成為國家經濟的一大負擔。林紹良瞅準時機,向印尼政府建議,在印尼國內自行加工麵粉。政府采納了他的建議,並把全國生產麵粉的2/3專利權交給林紹良。為此,林紹良成立了波戈沙裏公司,經過10年的努力,公司生產的麵粉已達國內需求量的80%,成了亞太地區最大的麵粉公司。林紹良由此也成了全國首屈一指的“麵粉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