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彭德懷臉上才有了笑容,對身邊的人說:“洪學智這個人,說話有點準頭兒,還是信得著的。”
這時李奇微已經發現誌願軍後續部隊上來了,不敢再攻了。
1951年4月,美、偽軍大舉向北進攻,誌願軍投入了四個兵團進行反擊,第五次戰役打響了。
陶勇的任務是協助宋時輪指揮左翼集團的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軍和第三十九、第四十軍以炮兵第一、第二、第七師各一部,擔負“三八線”以北的金化、健川一帶反擊與出擊任務。
4月21日下午,宋時輪收到誌願軍司令部下達的作戰命令後,讓陶勇立即擬定作戰方案。陶勇二話沒說,拉上參謀長覃健、參謀處長金冶,關上門。一個小時以後,門開了,作戰方案也拿出來了。對戰法頗有研究的宋時輪看過方案後,很是驚訝,讚曰:陶勇指揮打仗真有兩下子,製定作戰方案善於從敵人的弱點開刀。利用敵人的弱點,就能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
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作戰是4月22日晚打響的。誌願軍攻勢淩厲,至24日晨,已突入敵人防禦縱深30餘公裏,殲滅美軍第二十四師、南朝鮮第六師各一部,完成了打開戰役缺口的任務,將敵軍分成東西兩塊,為第二階段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5月6日,誌願軍司令部下達了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的作戰任務。要求宋時輪、陶勇除指揮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軍外,還指揮第三兵團的第十二軍,以及朝鮮人民軍的金集團,以打擊李承晚的六個師為作戰目標。任務要求首先集中力量殲滅偽第三、第八、第九師,而後再殲偽首都師、第十一師。在中朝軍隊的強力進攻下,美、偽軍節節敗退。
就在我軍準備全殲敵人之時,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狡猾的李奇微自從接替麥克阿瑟職務後,專門研究了誌願軍的後勤供應係統,尋找出弱點:基本保障隻有七天,七天以後部隊的彈藥即供應不上了。李奇微在美軍退到“三八線”附近時即命令不再撤退,而是集中了坦克、裝甲車在大量航空兵的支援下進行反擊,並在我軍後方部分地域實施空降。
情況變得異常緊張。
陶勇見美軍要抄我軍後尾,連續打了四次電話給第二十軍第五十八師師長黃朝天,要他把美軍擋在華川地區,不得向北移動一步。在最後一次電話中,他問黃朝天有什麼困難。黃朝天說,炮兵少了一點,能不能增加一點炮?陶勇應諾,立即調撥一個炮團給他指揮。
曾經是陳毅警衛員的黃朝天,此時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擔子,他在陶勇的直接指揮下,迅速率領全師將敵人頂在“三八線”上,與敵人打起陣地戰。白天他們堅守在工事裏,晚上就出來打擊敵人。戰鬥打得十分殘酷和頑強,方圓30裏的樹木、房屋給都給美軍炸光了,山頭炸平了,但美軍卻無法向北移動一步。五十八師硬是頂了一個星期,掩護了大部隊的轉移。
與此同時,陶勇掛心的另一件事就是第二十七軍的轉移。因為二十七軍轉移路上已有美軍空降兵著陸,若是硬闖,將會陷入敵人合圍之中。陶勇對二十七軍軍長彭德清說:“切實掌握敵情變化,可以繞路北移。”二十七軍經過艱苦的繞路行軍,最後終於全部安全地撤回到我軍控製地域內。而當時另一個兵團的一八〇師卻因指揮錯誤,大部潰散被俘,留下慘痛教訓。
移防元山
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毛澤東給彭德懷發來電報,指示對美軍作戰的口子不能張得太大,必須采取“敲牛皮糖”的辦法,多打小殲滅戰,積小勝為大勝。後來,毛澤東根據朝鮮形勢提出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誌願軍總部為貫徹這一指示,提出在東西海岸構築防禦工事的意見。第九兵團從1951年9月起,在元山地區構築防禦工事,隨時粉碎敵人的登陸計劃。他們原來的陣地交給第二十兵團。二十兵團司令楊成武率領師以上幹部到第九兵團研究防務交接。
移交之後,九兵團便到了元山。元山,位於朝鮮的中部,是一個重要港口,美軍曾多次從此處登陸,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陶勇在軍以上幹部會議上,要求部隊盡一切力量,增強海岸及縱深防禦工事,要人在陣地在。這種工作是不能坐在家裏指揮的,他帶上幾名幹部,來到了前沿陣地。當時敵我雙方都經常派特工和遊擊隊到對方刺探情報,或捉“舌頭”,我方戰士失蹤和幹部被謀害的事時有發生,大家都很擔心陶勇的安全。有的師長對陶勇說:“我們向你保證,一定按質按量完成任務,你就不必三番五次來檢查了。”
陶勇讚賞他們的“保證”,也說著自己的道理:“你向我保證,是你師長的職責,我要來檢查,是我的職責,我們是各行其責,不能互相替代,否則就是失職。”
他和彭德清軍長一直走到前沿第七十九師第二三六團二營的陣地。王營長和粘教導員一路小跑過來向軍長報告,軍長示意向陶勇副司令員報告。陶勇和他們握手,並把身旁的朝鮮人民軍第七軍團長介紹過來。陶勇拍著王營長的肩膀說:“你們快到前邊帶路吧。”他聽出王營長的口音:“你也是膠東人吧?我原來的老部隊第四縱第十師參加過膠東保衛戰,許多傷員就是在膠東養好傷重返前線的,你們膠東子弟兵打仗很勇敢,是許世友司令員親手培養訓練的老部隊,政治覺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