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軍區決定聯合作戰,解放沿海的五個島嶼。這五個島嶼是大鹿島、小鹿島、雞冠山、羊嶼和積穀山。分兩步走:第一步先攻占大小鹿山、雞冠山和羊嶼四島,得手後立即轉入第二步:攻占積穀山島。
這四島,位於大陸和國民黨占領的披山島中間,一直是敵我雙方爭奪的對象。1950年,我二十五軍曾解放了四島,不久,因經常受到敵艦襲擊而不得不放棄。1951年,胡宗南到大陳島後,在艦艇的掩護下,二百多敵人重占了四島。
敵人占領四島後,控製了近岸航道,搶劫過往船隻,殺害漁民,還時常襲擊大陸沿岸村鎮。這是首先要解放這四島的主要原因。
5月29日晚上6時,天空剛暗下來,陸軍的五個炮兵連首先進行猛烈、連續的轟擊。隨後,陶勇指揮炮艇出擊。裝備了新式自產炮艇的兩個中隊,掩護陸軍一個營登上了羊嶼和雞冠山,並進至大、小鹿山東北和東南海域,實施抵近射擊,支援陸軍另一個營登陸該兩島。大、小鹿島上的敵人還沒摸清是怎麼回事,就被我八艘炮艇包圍,陸軍部隊迅速登陸。此次戰鬥,斃敵53名,俘敵“反共突擊隊”第四十二縱隊司令何卓權以下186名,擊沉敵機帆船2艘。而我炮艇除消耗1590發炮彈外,無一傷亡。
人民解放軍有了自己造的威力不小的炮艇,並迅速占領了四島,不僅讓大陳島上的胡宗南大吃一驚,也讓台灣島上的蔣介石大為惱火。5月30日,蔣介石給胡宗南發來特急電報,報文中說:連丟四島,實為恥辱,切實追查,立即報我。
胡宗南一遍遍地讀著電文,又急又氣。他把部下召到他的指揮所,檢討教訓,尋找原因,以便好給“老頭子”回話。
丟了四島,會議的氣氛變得肅殺緊張,很久無人說話。
海匪頭子、“海上突擊縱隊”司令黃八妹實在忍受不了沉寂,開了頭:“我認為要奪回四島,關鍵在於加強海上力量;隻有打掉共產黨的炮艇,奪回四島才有希望。”
總算有人說話了,胡宗南鼓著的胸脯總算平伏下來,他稱讚黃八妹:“說得好!這的確是關鍵,對此,諸位都有何具體高見?”
軍官們見胡長官同意黃八妹的見解,便順著他的思路,七嘴八舌地發表“高見”。最後由胡宗南總結:“好,我現在決定,由海軍組成一支由九艘驅逐艦、護衛艦和炮艦參加的海上編隊;由包括黃司令率領的海上突擊縱隊在內的陸軍組成登陸部隊。各部都要做好準備,等候進攻命令。”
胡宗南不敢有絲毫馬虎,在行動之前,又采取多種手段,對四島進行了周密偵察並很快得出結論:共軍四島防守單薄,周圍沒有共軍炮艇活動。
這個情報是基本準確的:華東海軍的炮艇部隊已撤回海門港休整,準備配合六十師解放積穀山島。
6月19日夜,胡宗南親率艦9艘,運兵船50艘,載運步兵1600餘人向四島猛撲。我守島部隊浴血奮戰,堅守羊嶼、小鹿山,情況十分危急。陸軍兩次渡海增援,均遭敵艦封鎖阻擊。
四島告急,守軍危在旦夕。
胡宗南連得二島,趾高氣揚,竟用明碼呼喊起來:“天亮以前,給我拿下大鹿山和雞冠山!”
再說負責炮艇的溫台大隊長陳雪江檢查完配合六十師解放積穀山的準備工作,一直忙到深夜,倒在床上就呼呼睡著了。20日淩晨,突然,浙江軍區參謀長趙俊的電話叫醒了他,趙俊在電話裏焦急地說:“幾次打電話都打不通,胡宗南調了好幾艘軍艦向我們進攻,四島危急,請你請示陶司令,最好能馬上增援!”
請示後,陳雪江馬上把炮艇兩個中隊長和指導員叫到作戰指揮室,向他們交代了任務:“現在時間緊迫,來不及討論了。你們的任務是,把胡宗南的九艘軍艦趕跑,掩護六十師部隊登上四島殲敵,並從海上截住已經登上四島的敵人退路,協同陸軍殲滅逃敵。”
關於戰機,陳雪江說,艇隊到了寨頭角,就立即隱蔽起來,待到黃昏時,再突然出擊,打入敵艦群,進行近距離襲擊。他鼓勵幹部們:“他軍艦多也沒有什麼可怕,他們最怕我們的夜戰、近戰!隻要你們按照計劃,靈活處置,準能勝利!好了,你們走吧,我不送了!”
於是,溫台大隊在張家麟中隊長的指揮下,迅速出動,通過了敵積穀山的炮火封鎖區,又衝過石壙和寨頭之間的海麵,於當天黃昏到達寨頭,向步兵第六十師首長報到。入夜,我艇隊向位於羊嶼東北之敵艦艇逼進,在夜幕掩護下勇猛向敵艦射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慌忙逃竄。此時,陸軍增援部隊在海軍支援下安全航渡,先後登上羊嶼和小鹿山,與島上守軍一道衝擊敵人,至21日拂曉勝利結束戰鬥。這次抗登陸作戰,共殲敵700餘人,擊沉敵機帆船2艘,帆船10艘,擊傷敵艦艇5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