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一個人的降生嘛。想到這裏,讀者可能會對這種複雜繁瑣、趨炎附勢的形式主義感到頭痛。

將此暫拋一邊不說,必須知道兩性是相求的,要不斷地繁衍子孫。

然而在這自然的行為進程中,包含著與宇宙生成相關的神秘“生命”的高貴……如果考慮到這一點,在這繁瑣的形式的背後,隱藏著無限深意。

人的生命,自然是因父母而萌芽。然而由父母萌芽這一不可逆轉的法則,又是因何而來的呢?

此時此刻端坐於菊花之中不斷祈禱的河內介,一定沒有將生命與神靈割裂的思考。他的答案肯定是,生命存在即是神靈存在的證明,反過來說,活在世間的河內介,一定會在某個地方與掌管宇宙生命的神靈實現了感應。

這樣一來,人的祈禱就一定會生生相息。

因為他堅定地持有這樣的信念:發自神靈感應者的祈禱,神靈沒有理由不接受。

換句話說,與宇宙相連而存在的萬物,完全無法擺脫宇宙之力的支配和束縛。姑且可以說,人出生時所舉行的典禮、儀式,可以充分折射出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

河內介一絲不亂地祈禱著。漸漸地,他感應到產殿之上,飄蕩起傳達宇宙之神天禦中主之神祝福的祥雲,感應到大洋的千頃波濤激蕩起喜悅的聲響。

猛然,一聲響亮的啼哭聲傳來。

時間是午時半刻。

那不正是卓然玉成的皇子發出的啼哭聲嗎?

產殿頓時一片歡騰。

“篦婆”澤村出雲守的女兒和辻左近將監的妻子被傳喚進殿,土禦門晴雄立即著手陰陽勸戒,禦用掛開始準備為皇子沐浴,當上外祖父的中山忠能禁不住內心的喜悅,即席賦歌一首,示以大納言夫人和真光院殿:

天神照東方,

皇孫降生獻瑞祥,

人人心歡暢。

多少悲傷與歡樂,

撫今追昔化回想。

忠能的這首詠歌經女中之手傳到一直在花中祈禱的河內介手中時,他沒有一絲的驚異。

因為在他看來,皇子的降生早已是既定的事實。

忠能的歌稱不上精品,但他將悲傷歡樂化為昔日美好回想的心情,卻讓河內介熱淚盈眶。

因為歌中所描述的質樸的歡樂正是草莽萬民的歡樂,同時也是全體日本人的心願,成為聯結皇室的堅強紐帶。

而天神照東方中的“天照”也絕非僅僅是和歌中的修飾用詞。

毋庸贅言,日本的皇室並不是擁有政治權力而君臨萬民之上的王者,而永遠都是育成萬物、天照宇宙之神慈愛與善良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