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說:“年青人上進心很強,又能主動工作!”
王主席告訴老團長,有一次,有領導來廠裏參觀,前一天,黑板報抄好了,夜裏卻下起大雨,急得他一夜沒睡好,擔心大雨把黑板報上的字衝掉了,一大早趕回廠,遠遠地,見張建中又把黑板報重新抄寫了一遍。
這又給張建中加了一枚很重的砝碼,於是,老團長在討論特色筆杆子的會上力排眾議,果斷拍板:“就這小子了!”
他的理由有三,一是上進心強。二是文章寫得好,誰要不服氣,在省報登篇文章給我看看!三是這家夥還非常年青。
然而,在調動的問題上出了一點小岔子,秘書科長看了張建中的檔案直搖頭,說他隻是工人身份。規定要求,調進縣委機關必須是幹部身份,特別是縣委辦這樣的重要部門。
他對張建中說:“這事還沒最後定,你先回去等消息。”
後來,才知道老團長開會回來,秘書科長提出諸多理由還想否決張建中。
老團長便大發雷霆:“工人身份怎麼了?組織部那邊攔道,還是有人別有用心?”
這話直指秘書科長,他也曾推薦了自己的人選,好像還是一個什麼親戚。
“這人一定要調!你去找組織部商量,就說是我的意見。工人身份可以轉嘛!如果,一定要幹部身份才能調進來,就在廠裏先辦轉幹手續再調動。”
外人很難理解那份堅定,何況,張建中與老團長又非親非故,規定明擺在那,不能調的理由也充分,但對於老團長來說,這是一件維護威信的大事,我一縣委辦主任要調個人都不行嗎?我一縣委辦主任已經決定的事情還可以改變嗎?就算某個環節有疏忽,下麵的人也必須想方設法彌補這一疏忽!
再者說,他能失威於手下的一位秘書科長嗎?
當張建中忐忑不安地回到廠裏,王主席卻滿麵春風地對他說:“馬上給你轉幹,這身份一轉,你就調去縣委辦,對你好,又不占廠裏的編製。”
張建中完全懵了,轉幹那麼容易嗎?許多人一輩子都為轉幹而奮鬥,他張建中隻在報上發了幾個豆腐塊,就輕而易舉了?
那時候,沒有“公務員”一說,進所謂的公務員隊伍也不用考試,領導認為你合適,一句話就可以把你調進去。
“好好幹!”王主席說。
“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望。”
張建中似乎還在夢遊,但他不能忘記王主席的大恩大德。許多年以後,他還在想,那時候多單純?隻要有人認為你是可用之才,就能破格使用。自己感恩的形式也不複雜,隻要在新崗位好好表現,就是對提攜你的恩人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