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合連連點頭保證,她可是一個理科學霸,那些知識還記得牢牢的呢,平時再看看課本,鐵定沒問題。
臨走前蔡合還請求張老師給她寫了一份學生證明,不然她怕如果她真遇到了什麼工作機會,沒有證明人家不給她機會。
假都批了,張老師也不在乎多開一張學生證明。
蔡合收拾好東西就離開了學校,她也不擔心陸念君和蔡憶琴兩個人會發現她不在學校。
因為她今天又沒打算跑遠,她想先去附近的幾個廠子看看。
都穿越了,說不定就有撿漏的運氣呢。
她其實內心更希望能找一份遠離蔡家人的工作,但現在不是她挑工作的時候,是工作挑她。
第一站,前進紡織廠,這是他們安市生產規模最大,生產效益最好的紡織廠,員工人數足足有幾千人之多。
這個廠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了,在建國前就已經能把生產出來的布匹賣到全國各地了,建國後,那個紅色資本家直接就把廠子無償捐贈給了國家,廠裏前些年還賺了幾筆外彙,現如今更是成了全國紡織廠的模範代表之一了。
蔡合花兩分錢坐著公交來到了紡織廠,遠遠的就能看到“安市前進紡織廠”七個大紅字。
像這麼大的廠子,那可是有成千上萬雙眼睛盯著呢,廠子在的人想進廠,職工們也都想把孩子招到廠子裏來,讓誰來,不讓誰來都不行,所以領導們為了公平公正省事,基本上都會選擇張貼告示公開招聘,這就看誰能有運氣看到招聘信息了,看看誰能有本事考上了。
記憶裏紡織廠上次公開招聘還是三年前呢,當時梅老媽還可惜他們幾個孩子晚生了幾年。
蔡合下了車後她就在廠門口溜達,直把看門的安保大爺引了出來,“小姑娘,來我們紡織廠是找人還是有事?”
蔡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大爺,我是想來看看,咱紡織廠今年還招不招人。”
大爺毫無意外的點點頭,已經見怪不怪了,經常會有人來問,沒法子,誰讓他們廠是全安市最好的廠子呢。
他驕傲!
大爺擺擺手,“不招,我們廠一個蘿卜一個坑,好些員工家屬都沒能進我們廠上班呢,小姑娘,你這是馬上畢業了,所以著急找工作?”
蔡合沒正麵回答,反而從書包裏拿出一個大肉包子遞給了大爺,大爺也習慣了接過來就塞進了袖子裏,來打聽消息不塞點東西,那不是白把人當長工使嘛。
大爺伸手捏了捏袖子裏暄呼呼的大白包子,聞著還有一股肉味,沉甸甸的,頓時臉上的笑容更加真實了。
“小姑娘,大爺可真不誆你,我們廠工人太多了,這一兩年肯定不會再招工了。”
大爺觀察了一下四周,見沒人,然後小聲說道,“別說你們外邊的人了,就是我們廠長的孩子都不招,去年我們廠升級了設備,現在好多工人幹活都是磨洋工呢。”
這件事蔡合也聽說過,當時還上了報紙呢。
三年前紡織廠因為擴建,所以公開招聘了一大批工人,不過去年滬市紡織廠為了幫助全國的兄弟廠創收,特意派了專業人員來給他們指導工作,人家也特別實在,不僅幫他們改善了設備,還優化了生產線的管理問題。
然後廠裏的產量漲了,效益高了,就是有一部分工人沒什麼活可幹了,隻能幾個人幹著一份活。
蔡合適時的表現出驚訝,“是嗎?我都不知道,那廠長沒說怎麼辦嗎?那麼多工人沒活幹,這不是浪費嗎?”
“廠長咋可能不想辦法。”大爺歎了一口氣,“廠長本來準備建個分廠,把一部分工人轉過去呢,地址都選好了,就在向陽街道那兒,結果水電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好,水電部那邊說排到我們廠且等著呢,這不就耽擱了嘛,你說說這事鬧的,生產問題最大,其他不著急的也不知道給讓個道。”
大爺有些憤憤不平,在他看來生產才是大事,像居民用水用電的問題不用太著急,以前沒電沒自來水,不也活得好好的麼。
蔡合順利知道了紡織廠分廠的位置,和分廠沒辦起來的原因,就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她本來就不是來打紡織廠的主意的,她的目標是分廠。
她翻遍原主的記憶才想起來,原主曾經聽過一耳朵紡織廠好像要建分廠這一回事兒,沒想到近期是建不起來了,建起來也是安排總廠裏的職工去上班,沒戲了。
蔡合也不氣餒,直奔下一站,糖廠。
這個糖廠雖然不大,但絕對是很吃香的廠子,這個年代,無論是紅糖白糖還是糖果,那都是緊俏的硬通貨。
可惜,這個廠子的看門大爺不是很好說話,蔡合還沒來得及拿出肉包子套近乎呢,就被大爺豎著眉毛給趕走了,無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