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談吐與其風度、性格密切相關,每一種言談方式和說話的內容都是一種內在情緒的外露,是人的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人在說話的時候,有太多的言語的細節可以暴露他的內心。比如:語速、聲調、用詞以及口頭禪等都在傳遞著信息。人們有意無意地通過這些因素,表露出所謂的言外之意。因此,當你和別人交流時,隻要你仔細傾聽,便不難聽出弦外之音、看出些許端倪。
言談方式所傳遞的信息
言談方式對信息的有效傳達有一種催化的作用,能加強對信息接收者的感染。在現實的社會交往中,人們的言談方式各有不同,每一種言談方式都是一種內在情緒的外露。
語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幾乎每一個人都離不開語言,我們用語言來構建自己生活中的各種關係。那麼,為什麼同樣的一句話從不同的人嘴裏說出來卻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呢?這主要是因為不同的人說話方式不同。也正因如此,細心的人總是善於從對方的說話方式中把握他的心理活動。
1.說話輕聲細氣的人
這一類人在為人處世各方麵多比較小心謹慎,他們往往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說話措辭非常文雅而又顯得謙恭有禮。在一般的情況下,他們對他人相當尊重,所以他們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他們對人比較寬容,從不刻意地責怪、為難他人,而是采用各種方式縮短與他人之間的距離,密切、融洽彼此之間的關係,而且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這樣的人通常都很受別人的歡迎。
2.提高聲調大聲說話的人
這一類人哪怕隻有極少數人在場,他們也會不遺餘力地高談闊論,仿佛演講和作報告似的。他們性格多是比較粗獷和豪爽的,他們脾氣往往不是很好、易怒、生性暴躁、容易激動,不過他們為人耿直、熱情、真誠,說話非常直接,有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會拐彎抹角繞圈子。現實中,這一類型的人大多受不了哪怕一點點的委屈,他們會據理力爭,直到弄個水落石出為止。他們有時也會充當先鋒,起鼓動、召喚的作用,然而他們有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別人利用,自己卻渾然不知。
3.義正詞嚴的人
通常來講,這種人言辭之間表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公正無私,原則性很強,是非、愛憎分明,立場堅定。缺點是處理問題不善變通,常為原則所驅而顯得非常固執。他們能為別人主持公道,往往得人尊崇,又因不苟言笑而讓人敬畏。
4.抓住弱點攻擊對方的人
這種人言辭犀利,抓住對方弱點就展開嚴厲的攻擊,不給對方任何回旋的機會。他們頭腦靈活,分析問題非常透徹,看問題往往一針見血,甚至有些尖刻。由於致力於尋找、攻擊對方的弱點,他們有可能忽略了從宏觀、總體上把握問題的實質與關鍵,甚至舍本逐末,陷入偏執的死胡同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你是管理者,在管理、支配這個類型的下屬時,應考慮他在“大事不糊塗”方麵有幾成火候,如果其大局觀良好,那麼就是難得的粗中有細的優秀人才。
5.語速快、辭令豐富的人
這種人知識豐富,視野開闊,言辭激烈而尖銳,對人情世故理解得深刻而精到,但由於人情世故的複雜性,又可能形成模糊混沌的思想。這種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可以讓人放心,一旦超出能力範圍就顯得慌亂、無所適從了。他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強,頭腦靈活,反應快。
6.似乎什麼都懂的人
這種人知識麵很寬,隨意漫談也能旁征博引,對於各門各類都可指點一二,顯得知識非常淵博,學問高深。缺點是腦子裏裝的東西太多,係統性差,思想性不夠,一旦麵對問題可能抓不住要領與關鍵。這種人做事常常能生出幾十條主意,但卻往往難以說到點子上去;如果能增強其分析問題的深刻性,做到博大而精深,直接把握實質,通常能成為優秀的、博而且精的全才。
7.說話喜歡唉聲歎氣的人
這一類人多有比較強的自卑心理,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在挫折和困難麵前容易喪失信心,顯得沮喪頹廢甚至是一蹶不振。這一類型的人從來不善於在自己身上尋找失敗的原因,而總是不斷地找各種客觀的理由和借口為自己開脫,然後安慰自己,以使一切都變得天經地義。他們時常哀歎自己的不幸,卻以他人更大的不幸來平衡自己。
8.誇誇其談的人
這種人侃侃而談,宏論高遠,說的卻全是粗枝大葉,不大理會細節問題,那些小的細節從不放在心上。優點是考慮問題宏博廣遠,善從宏觀、整體上把握事物,大局觀良好,往往在侃侃而談中產生奇思妙想,發前人所未發,富於創見和啟迪。缺點是理論缺乏係統性和條理性,論述問題不能細致深入,由於不拘小節而可能會錯過重要的細節,給將來埋下災禍的隱患。這種人也不太謙虛,知識、閱曆、經驗都廣博,但不夠深厚,屬於博而不精的人。
9.滿口新名詞、新理論的人
他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強,一聽到什麼新鮮言辭就能馬上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而且有躍躍欲試、不吐不快的衝動。這一類人的缺點是沒有主見,不能獨立地麵對困難並解決之,易反複不定,左右徘徊,比較軟弱,而且責任心不夠強。如能沉下心來認真研究問題,磨煉意誌,增強自己的責任感,無疑會成為業務高手。
10.說話比較平緩的人
這種人性格寬厚仁慈,待人溫和有禮。缺點是反應不夠敏捷果斷,觀念不易轉變,屬於細心思考型人才,有恪守傳統、思想保守的傾向。如能加強其果敢之氣,對新生事物持公正而非一味的反對、排斥態度,會變得從容平和,睿智精明,有長者風範。
11.說話比較溫柔的人
這種人用意溫潤,性格柔弱,不喜歡爭強好勝,與世無爭,不輕易得罪人。缺點是意誌軟弱,膽小怕事,勇氣不夠,怕麻煩,對人對事采取消極、逃避的態度。如能磨煉意誌,鍛煉膽識,知難而進,勇敢果決而不猶豫退縮,會成為一個外在寬厚、內存剛強的剛柔相濟的人物。
總之,一個人的說話方式能夠反映出其內心深處的最真實的東西,所以,在日常的交際中,我們要善於通過說話方式來判斷和認識他人。
從話題的變化中揣摩對方的心理
在社會交際中,我們可以通過人們喜歡談論的話題去認識、了解一個人。因為一個人的心理狀況往往能在其所熱衷於談論的話題中表露出來。也許對方並未直接說出自己的心境,但你隻要仔細分析對方話題的內容,一定能獲取對方心裏的某些信息。的確,話題是心理的間接反映。
1.愛談論自己的人
有的人在與人交談時,總是談起自己的情況,包括自己的個性、自己的愛好、自己對一些事物的看法以及過去自己的一些“豐功偉績”等。這樣的人性格比較外向,也比較忠厚、正直。一般來講,他們的感情色彩鮮明而且強烈,主觀意識比較濃,愛公開表露自己的優點與長處,多少有點虛榮心。他們渴望與之交談者能關注自己,了解自己,讓自己能在眾人的談話中處於焦點位置。這一類人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因為他們的感情色彩鮮明而且強烈,所以也才會非常忠厚正直,在很多時候他們都願意為別人主持公道,受到大家的尊重。
2.不愛談論自己的人
相反來說,如果一個人不愛談論自己的有關情況,對他人很有防範或者敵視的傾向,哪怕一些可以公開的個人話題也不願涉及。說明這一類人的性格比較內向,往往對事物的看法、觀點不鮮明,感情色彩比較弱,自我意識也比較淺薄。這一類人比較保守,多少帶有自卑心理,也許其中有些人很含蓄,但是城府很深。
3.愛談論他人的人
有一類人愛與對方談論第三者,將另外一個人的方方麵麵作為談論話題,並津津有味、滔滔不絕、評論不休,不住地向對方說起第三者的是非功過,當然還是貶低的方麵較多,多以批判為主。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這一類人往往所談論的第三者與談話的雙方都很熟悉。如果你是和這樣的人在交談,那麼你就該留心了,他不停地向你說起第三者的意圖是什麼?很可能在他批判時他還要促使你發表一下看法,借機來了解你的一些情況或者是在你和第三者之間製造事端與矛盾。這時,你要明白對方的用意,千萬不可妄加指責第三者,最好是能把話題岔開。生活中,其實這一類人不在少數,我們在麵對這一類人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
4.在談話中不願涉及金錢話題的人
這一類人對金錢很敏感,在談話中故意繞開金錢的話題不談。由此我們可以得知,這一類人往往信心不足,缺少理想。他們之所以不談金錢,是因為他們把金錢看得太重,有一種金錢至上的觀念。他們太過於注重現實,很有物質崇拜的傾向,常將賺錢定為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但到真正有了錢卻沒有什麼理想,思想上很平庸。而且他們即使很有錢,也不會樂善好施。當擁有巨大的財富時,他們又為自己的財產安全問題感到焦慮不安。這一類人活得很不快樂,心靈非常空虛。
5.愛發牢騷的人
有些人在談話中喜歡從某一話題中引發出牢騷來,或對人或對事牢騷不止。這一類人多屬於追求完美的人。他們擁有很強的自信心,做什麼事情要求都比較高,因為他們心中時刻樹立著崇高的理想。而一旦自己做錯了就一個勁兒埋怨自己,別人做得不好他也不會放過。但世間永遠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這一類人比較理想化,在現實實踐中做得不夠,隻知抱怨做得不好,而不知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6.愛讚美對方的人
有一類人在交談中很愛讚美別人。讚美對方的個性,讚美對方的愛好,讚美對方的事業,讚美對方的家庭等等,這不停的讚美使人感覺到一種過度的恭維,沒有實在感。這一類人一般很有心計。他恭維你是想讓你對他產生好感,很可能帶有一定的目的性,有事要求你幫忙,隻是不好開口。沒有原因的恭維是不存在的。
7.喜歡把比較敏感的話題作為談話內容的人
他們往往喜歡以敏感的話題作為談話內容,並以此迫使對方處於為難或者孤立的狀態,為的是讓對方做出一定的選擇。一般情況下,對方要經過慎重的思考才能回答。男女戀愛時經常會用這種方式來考驗對方,這樣做的目的多半是想試探出對方說的是不是真心話,或者想知道對方對自己是否真的在意。
我們在交際的過程中要學會很好地把握對方說話的內容,這樣的話,一方麵能提高你的談話質量,另一方麵會獲得更多的信息,更深地認識、了解對方。
打招呼的方式彰顯人的性格
見麵打招呼是人們在交往中互相表示友好和肯定的一種方式,是人們見麵時最簡便、最直接的禮節,極具普遍性。事實上,打招呼也能透露出關於一個人性格與心理的消息。打招呼的方式因人而異,從打招呼和應答的方式中,或多或少地都能反映出人的性格與心理。
1.打招呼時,空間距離可顯示出某種心理
我們相互打招呼的時候,如果能仔細觀察對方與自己之間保持的空間距離,就會洞察對方的某種心理。比如對方在打招呼的時候,故意後退兩三步,也許他自己認為這是一種禮貌,表示謙虛,然而這種小動作往往讓人誤解為冷漠的表現,以致無法引起話題,也就難以開懷暢談。像這種有意拉長距離的行為可視為警戒心、謙虛、顧忌等心理的外在表現。
如果下意識地保持距離,說明了對對方的疏遠、警戒,以圖形成對自己有利的氣氛,使對方的心理狀態處於劣勢。
2.邊注視邊點頭打招呼往往是懷有戒心
一麵注視對方的眼睛,一麵點頭打招呼的人往往是對對方懷有戒心,而且還具有處於優勢地位的欲望。這些人在打招呼時,一直凝視著對方的眼睛,其心理就是想利用打招呼來推測對方的心理狀態。
所以,要想和這種人接近,應特別注意對方的誠意。而且若在這種人麵前暴露自己的缺點,會被對方瞧不起,所以不能操之過急。
3.初次見麵就很隨便地打招呼,是想形成對自己有利的勢態
初次見麵就很隨和地打招呼,這樣的人往往使人感到很驚訝。有人認為這樣的人很輕浮,其實這種人往往是因為比較寂寞,非常希望與別人接近。去酒吧或俱樂部時,雖然是初次見麵,卻很親熱地與坐在自己旁邊的人交談,事實上是為了使現場狀況變得有利於自己。所以,當遇到“見麵熟”的人時,一定要特別小心,切勿使他們有機可乘。
4.千篇一律打招呼,表示自我防衛心理較強、表裏不一
有些人曾經在一起喝過無數次酒,而且經常一道工作,但還是千篇一律地打招呼。這種人具有非常強的自我防衛心理,很多時候都表裏不一。
有的人接到你的禮物時會說:“真是謝謝,不要這麼客氣。”通常來講,做此招呼是人之常情,最常見的。但有些人收到禮物後,見到你的時候還是淡然地說:“你早。”如此簡單的話,舍不得多說幾句。等旁邊沒有人時,他會說:“前些天,收到了你送的禮物,謝謝你。”像這種人多是表裏不一的人,一定要警惕。
5.喜歡說拉近彼此距離的話語的人
這種人處事果斷,立竿見影,但往往由於過度自信而不假思索,常常出現魯莽的舉動,甚至過激的行為;熱情大方,不拘小節,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同時也願意分享他人的喜怒哀樂;特別愛好冒險,有勇往直前的魄力,並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所以,這種人很容易成為成功者。
6.喜歡說令對方高興的話語的人
這種人熱情活潑,開朗大方,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有條不紊地處理突發事件;待人熱情謙遜,不卑不亢,具有很強的交際能力,如果是女士則往往在交際過程中顯得卓爾不凡;喜歡親身參與各類活動,以體驗不同的感受,不願袖手旁觀,拒絕失敗,是個十足的樂觀主義者。缺點是經常耽於幻想,容易感情用事。
7.喜歡打聽稀奇事情的人
這種人野心勃勃,不甘心居於平凡,喜歡追求高目標,挑戰極限,更喜歡擁有“振臂一揮,應者雲集”的號召力;熱衷於探幽索隱,不喜歡表麵文章,凡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如果機會允許,可以成就不凡的事業;熱衷於追求物質享受,可以為此不遺餘力,所以也有成為野心家的可能。
8.“招呼用語”揭示人的性格
路易斯維爾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弗拉傑博士聲稱,從一個人的打招呼用語,可以了解到這個人的某些性格與心理。能揭示出對方性格與心理的招呼語,是指剛剛結識某人或與熟人相遇時最經常使用的打招呼用語。斯坦利·弗拉傑博士舉出了幾種常見的招呼語,每一種均可揭示出說話者的性格特征與心理:
(1)喜歡說“你好”的人
這種人頭腦冷靜,遇到緊急或意外的事情能夠鎮定自若,但有保守的傾向,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往往墨守成規,過於保守。他們在工作的時候認真努力,精益求精,完全可以控製住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他們不喜歡大驚小怪,也不善於故弄玄虛,為人誠懇,熱情大方,深得朋友與同事的認可。
(2)喜歡說“喂”的人
這種人生性活潑,積極樂觀,總是一副笑臉相迎的樣子,讓人看了覺得親切可愛。他們精力充沛,渴望受人傾慕,所以總是不停地活動;他們坦白直率,有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對好朋友隱瞞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他們思維敏捷,頭腦靈活,應變能力強,富於創造性,常把生活裝點得絢麗多彩;他們非常具有幽默感,可以給身邊的人帶來溫馨與快樂;他們善於聽取不同的見解,所以很受他人的喜愛。
(3)喜歡說“嗨”的人
用這種方式打招呼的人多半比較靦腆害羞,不喜歡拋頭露麵;多愁善感,往往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經常因為擔心出錯而不敢作新的嚐試,比較保守。他們偶爾也很熱情,主動把自己的情緒展露出來,使得自己非常討人喜愛,尤其是和家人或知心好友在一起時。
(4)喜歡說“過來呀”的人
這種人處事果斷,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而且喜歡冒險,並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
(5)喜歡說“你怎麼樣”的人
這一類人喜歡拋頭露麵,利用各種機會出風頭,惹人注意;他們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但又時時陷入迷惘與困惑之中。他們在行動之前,喜歡反複考慮,不輕易采取行動;一旦接受了一項任務,就會全力以赴地投身其中,不圓滿完成,決不罷休。
一聲再簡單不過的招呼,卻隱含著這麼多的秘密,這是很多人生活中沒有留意到的,如果細心留意別人跟你打招呼的方式,那麼你一定能更加準確地認識和了解對方,把握其心理。
聽話聽聲,別被聲音忽悠了
人的聲音,就像一個人的心性、氣質一樣,各不相同。針對一些誘拐、綁架等事件,刑警往往會根據歹徒講電話時的聲音,來推測歹徒的性別、年齡、性格、心理活動等。因此,聲音也是一種可以閱讀對方的重要媒介。
曹雪芹的《紅樓夢》對於一個人的出場是這樣描寫的:“‘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係誰,這樣放誕無禮!’”其實大家都知道這人是誰,她就是賈母所言的“鳳辣子”、“潑皮破落戶兒”——王熙鳳。王熙鳳的出場真可謂是未見其人,而先聞其聲,大有先聲奪人之勢。在賈府的大家族中,敢如此放肆的也隻有王熙鳳一人。王熙鳳的聲音明顯表現了其潑辣、豪爽的性格。
聲音的確可以表現一個人的性格、心理活動,甚至於我們不僅可以通過說話聲音去觀察、了解一個人,而且也可以通過聽人所調弄演奏的樂器發出的聲音來判斷演奏者的心理狀態。
石勒是古時羯族的豪傑。在他14歲的時候,隨著同鄉到洛陽經商,一次當他倚著上東門吹簫時,王衍恰恰經過,看見石勒,覺得他很不一般,就對手下人說:“剛才那個人,我聽到他的簫聲,觀其相貌,是個心懷異誌的人,將來恐怕會成為天下的禍患。”當即派人快馬追捕,然而當時石勒早已離去了。
聲音的純濁、強弱、高低、快慢,都能顯示出人的性格以及內心異常複雜的情感。那麼,我們怎樣來辨別呢?
1.高亢尖銳型聲音的人
發出這種聲音的人情緒起伏不定,對人的好惡感也極為明顯。這種人一旦執著於某一件事便往往顧不得其他。不過,通常也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心中憂傷或勃然大怒。這種人會輕易說出與過去完全矛盾的話,而且不以為然。
聲音高亢者一般較神經質,對環境有敏感的反應,如房間更換一張床就睡不著覺。這一類人富有創意與幻想力,美感極佳。他們從不服輸,討厭向人低頭。他們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常向他人灌輸自己的一些觀點。和這種人交往,不要對他的觀點給予反駁,表現謙虛的態度會使其深感滿足。
一般來說,聲音高亢者多為女性,如果男性中發出高亢尖銳聲音者,往往個性狂熱,容易興奮也容易疲倦。這種人會對某些類型的女性一見鍾情或貿然地表白自己的心意,往往令對方大吃一驚。高亢聲音的男性從年輕時代開始即擅長發揮個性而掌握成功之運。
2.溫和沉穩型聲音的人
音質柔和、聲調低的女性屬於內向的性格,她們習慣於隨時顧及周圍的情況而壓抑自己的感情與思維,但是她們是非常渴望表達自己觀念的。所以,與這類女性交往時,應適時地讓其抒發感情。這種人具有同情心,不會坐視受困者於不顧。她們屬於慢條斯理型,做事有條不紊。她們上午往往有氣無力,而下午變得活潑,精力旺盛,這也是其特征。
聲音溫和沉穩的男性往往都非常忠厚老實,不過他們有非常頑固的一麵,往往固執己見決不妥協,他們不懂得討好別人,也決不受他人的意見所影響。作為會談的對象,這種人剛開始難以相處,但他們卻是忠實可靠的人。
3.沙啞型聲音的人
女性發出沙啞聲音者通常較具個性,即使外表顯得柔弱也具有非常鮮明的個性。雖然她們對待任何人都親切有禮,卻不肯輕易袒露自己的真心,令人有難以捉摸之感。她們雖然可能很多時候與同性意見不和,甚至受到同性的排擠,卻容易獲得異性的歡迎。她們對服裝的品位極佳,也往往具有音樂、繪畫才能。麵對這種類型的人,必須注意不要強行給她們灌輸自己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