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心跡往往會不經意地自然流露,並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乃至行為方式中,而這些正是人們內心最自然的寫照。因此,當我們想要了解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其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生活中所做的一些瑣事,觀察他們為人處世的方式及習慣,從而洞悉對方的真實性情和內心世界。
不同類型人的溝通方式不同
溝通是一門藝術。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溝通方式也不一樣。因此,在現實的人際交往中,我們要有針對性地與別人溝通,否則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不僅影響交談質量,也達不到溝通的目的。然而,如何了解適合他人的溝通方式,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需要從觀察對方日常的一些小事著手,了解不同人的不同性情,從而選擇一種最好的溝通方式,達到事半功倍的交流效果。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了解一個人,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溝通呢?下麵介紹幾種職場典型的個性人群,了解他們的日常行為特征,以及對應的溝通方式和技巧,對你的人際交往會大有裨益。
1.領導型的人
這一類人總是愛差使他人,同時也習慣性地愛對他人說教,指指點點,號召力很強,求知欲旺盛。這一類人不管從實際工作生活中,還是從書本上,都可以尋求到一些經驗,但往往眼高手低,因此工作質量實在讓人不敢恭維,而且有時會表現出虛榮的一麵。
對這樣的人,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有話直說,說重點,避免那些不實際的客套話,這會讓他們心生厭煩。同時,也不要害怕發生衝突,他們一般言辭很激烈,這也是他們的本性。
2.完美型的人
這一類人追求完美,一般會因為一點小事跟你講上半天,自己的辦公環境總是整潔有序,甚至連鼠標線都纏得很整齊。對於他們來說,做事情喜歡親力親為,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都是十足的高標準。
對待這樣的人,我們要采取嚴肅、理性的溝通態度,向他表示你的專業和認真,時不時用一些詼諧的語言來增加溝通的輕鬆感。因為這一類人要求都很高,他們在工作中很容易帶著不滿的情緒。不過,不要過於擔心,因為這些情緒不全是衝你來的,千萬不要影響了溝通時的心態。
3.活躍型的人
這類人可以說是絕對的樂天派。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上,他們總是扮演著開心果的角色。他們總能給人意外的驚喜,並不時地製造令人開心的事情,言語有特點,表情豐富,對新鮮事物很敏感,常常一聽到誰在談新聞,就立刻把注意力投向那裏。
這種類型的人屬於職場中的活躍分子,與這類型的人溝通,方式應該靈活多變,而且還應該在輕鬆愉快的溝通方式下進行。這一類人在多數情況下喜歡說一些離主題很遠的內容,此時不要立刻打斷,而且要對此作一些肯定性、讚賞性的評價,這樣會使你們的溝通更順暢地進行下去。
4.忠誠型的人
這一類人可以說絕對的忠誠者。他們對於領導的意見言聽計從。領導說什麼自己就做什麼,生怕因為自己的疏忽出錯而受到批評,為公司做事盡心盡力,目的是盡力維持一個安穩的工作環境,不喜歡冒險,也不喜歡被人注意,總是話語不多地在埋頭苦幹。與這樣的人溝通要真誠,不要言行不一,因為他們很多疑,所以講話必須足夠清楚,連貫性要好,否則很容易讓對方想入非非。
5.思想型的人
這一類人總是眼神犀利,但話語不多,也很少發表意見,總是保持一種遊離的狀態,手邊總有看不完的書……通常我們把這樣的人歸為思想型的人。
對這一類人我們要采取對其尊重、有一定距離的溝通方式,因為太親密的方式會讓他們覺得不自然,不能步步緊逼,多給他們留一些思考的時間,更不要用命令的態度說話,他們對此會感到特別反感。
人與人的溝通需要講究技巧,但在講求技巧的同時,不要忘記基本的溝通要點:尊重對方,盡量真誠,講禮貌,少說多想多觀察。要善於觀察對方為人處世的習慣和風格,才能找到適合與他人溝通的方式,讓交流更好地進行。
對八卦的態度也能顯示性情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人們湊在一起侃一些事。八卦現在多取其娛樂的意義,指的是非正式的小道消息或者新聞,也包括流言飛語、他人的隱私等。一般來講,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完全逃離八卦,朋友間會在閑聊時,說說這樣那樣的八卦話題。不同的人對待八卦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其實人們對待八卦的態度恰恰反映出了不同人的性情。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善於觀察不同的人對於八卦所持的不同態度,解讀他們這些態度所傳達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來了解一個人的性情以及生活品味。
1.熱衷搜集並散布八卦的人
通常來講,這一類人屬於大耳朵大嘴巴的類型,凡是社會中的政治醜聞、明星私事,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更逃不過他們的嘴巴,他們以散布這些消息為樂。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人心思很簡單,在他們看來任何事都沒有什麼好隱瞞的。他們性情活潑,喜歡玩鬧,像小孩一樣。通常他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就是聊天。
2.對八卦隻進不出的人
這一類人一般言行小心謹慎,對於八卦的態度可以聽,但絕不會傳播。他們保守中立的性格,決定著他們很討厭與自己毫不相關的八卦新聞,但也不會立場鮮明地表示反對,不會發表自己的觀點,更不會散步這些八卦新聞。他們通常是沉默寡言,即使他們聽到很震驚的事情,也會裝作很鎮定。
3.喜歡講自己事的人
現實中這一類人最喜歡的是搬出自己的經曆侃侃而談,或是把雜七雜八的家事講給別人聽,有時相同的事會不自覺地重複多次。這一類人通常都是個性善良,也可以說是心慈手軟的人。但他們往往缺乏開闊的眼界,過分拘泥於瑣碎的生活,太過婆婆媽媽而讓人生厭。
4.對八卦持謹慎態度的人
這一類人總是口風很緊,不會輕易地說別人的私事,但除非是朋友告訴他一個重量級的八卦消息,他才會放下警惕,把秘密也講給朋友們聽。這樣的人顯得精明的同時,也有些意氣用事。生活中他們容易衝動,原則性不夠強。
5.改造八卦的人
這一類人是變本加厲型的人,他們不會滿足於自己僅僅是八卦的傳播者,他們甚至會對已經知道的八卦消息進行修飾、添加,讓其更誇張、更形象、更生動,仿佛他就是親身經曆過的人。一般來講,這一類人想象力豐富,好勝心也比較強,什麼事情都要做主角,是不安於現狀、永不滿足的一類人。
6.討厭八卦卻愛傳播八卦的人
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心理。他們會在聽到自己的八卦時惱羞成怒,但喜歡傳播別人的八卦。不過,這類型的人並非是對私事特別敏感,也不是要故意去敗壞別人,隻是在個性上心直口快,有什麼就說什麼,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別人,但他們絕不會無中生有,因為這一類人一般特別討厭不真實的事物。
對於生活中的八卦,人們總會持有不同的意見,有人會覺得這是生活的調味劑,而有的人認為這是庸俗的小道消息,更有一些人對其恨之入骨等等,這些態度都反映出了不同人的不同性情。這也是我們在現實交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通過守信來看透一個人
從道義上來講,誠信屬於道德範疇,也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它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在生活中的誠信度來判斷一個人的為人品行。諸葛亮在《將苑》裏說到知人性曾經這樣說道:“期之以事而觀其信。”其大體意思是:和他約定事情而察看他是否誠實、守信。
“仁、義、禮、智、信”雖然是舊禮教所規定的人們必須奉行的封建道德標準,但任何時候知人、識人都必須考察和掌握被認知者的誠信度。古人雲:“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一個謊話連篇、出爾反爾、反複無常的人無論如何是不可靠的。因此,無論是合作共事還是交友謀才,一個不能真心實意忠於對方的人,任何人都不會信任他的。隻有經過多次測試,確實言出必行的人,才是值得信賴的朋友。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因為其平日為人誠信,深得朋友的信賴。很多人都確信季布是一個值得結交的人。因此,他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更是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麵上是得到了“實惠”,但卻毀了自己的聲譽。事實上,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丟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
《鬱離子》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稈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如果能救我,我就送給你一百兩金子。”等到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賬,隻給了漁夫十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隻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想要救他,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這個人上一次騙過我,可見是一個心術不正、言而無信的人。”因此沒有人相信他。於是商人就被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都遇到同一個漁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願意再出手相救。這正所謂:“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隻有坐以待斃。”
失信於人,不僅顯示其品行不端,人格卑劣,而且是一種隻顧眼前不顧將來、隻顧短期不顧長遠的短視行為,終將一事無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失信於人,大丈夫不為,智者不為。
古人雲:“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可見,我國自古以來就崇尚守“信”。古人早把能夠守信的人稱做丈夫,而不能守信的人自然就被視為小人。因此,我們既可通過實踐檢驗一個人的才能和誠信,也能檢驗自己識人的眼光正確與否。
從選購禮物上看人的性格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經常會收到別人的禮物,有時候我們也會送禮物給別人。我們送禮物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是對某人表示自己發自內心的真摯祝福,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這份心意;但有時很可能隻是一種人際交往的必需。很多人有這種感覺:大家都送禮物,唯獨自己不送,這樣情麵上過不去,所以也要送,這純粹是走走形式的問題。但是無論是哪一種送禮,送禮者都會選擇一份適合場合、能很好地表達自己情意的禮物。選擇什麼樣的禮物,不同的人自然也不會相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由人的性格所決定的,所以不同的禮物也能體現送禮者的性格特點來。
花比較少的錢選購禮物,這樣的人一般都是不斷地追求一些表麵層次的東西,希望能給人造成一種錯覺,相信這是內在實質上的東西。諸如,有些人並不十分想念某一位朋友,但卻會買一些很便宜、但看起來還像那麼一回事兒的東西送給對方,告訴對方自己是多麼惦記著他。這一類型的人做事沒有計劃,意氣用事,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可是結果卻做了一些沒有實質意義的事情。他們的心胸不是很開闊,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耿耿於懷。他們總是希望付出很少但能得到很大的回報。
在選購禮物時總有一些人會選擇非常實用的東西,這一類型的人是非常現實的,盡管他們非常渴望浪漫,知道浪漫能夠製造出一些意外的驚喜,既愉悅自己,同時也取悅他人,但是又因為受到各方麵條件的限製,比如說經濟條件,他們便放棄了這一打算,又安於實實在在的生活。這一類人是比較現實的,他們更注重生活的實際性,所以,也常常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可結果卻並不如意。他們的生活如一潭死水,隻為生存而生活,和他人時有矛盾發生。
性情浪漫的人在選擇禮物的時候,常常要花費很多的心思。因為懂得浪漫的他們,總是想方設法製造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多數時候會達到自己的目的。正是因為這份浪漫,他們會得到很多人的喜歡。但是他們大多隻能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富足家庭裏,事實上,自然不可能每一個家庭都那麼富有,所以他們雖然在外表上很風光,其實內心十分空虛。
有的人在選擇禮物時,總是希望能找到帶有一些幽默感的東西,從而讓人高興起來,這一類型的人是十分熱情和親切的,為人也比較隨和,而且他們很聰明,也很智慧。他們的感覺很敏銳,能洞察到別人的內心世界,但不太擅長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們通常是很守信用的,隻要是答應別人的事,都會努力辦成,從不讓對方失望。
他們選擇的禮物很獨特,目的是要引起其他人極大的注意,並為此不惜花費巨資,這一類型的人送禮物的目的不在於禮物本身,更主要的是為了表現自己。他們個人的性格,就像所送的禮物一樣,獨特而又要引人注目。他們的表現欲總是特別強烈,時刻希望自己成為眾人談論的焦點。他們有勃勃的野心,想要有一番大的成就。
在送禮物時選擇送植物的人,多是缺乏自信而有些依賴性的。他們總是不斷地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對於自己提出的一項很好的建議,也總覺得沒有把握。他們經常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喜歡取悅別人。他們沒有太多開拓、創新的膽識和魄力,因此很多時候都是隨大流,以保持中立。這樣,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他們都不會承擔責任。
憑自己的喜好送禮物的人,他們習慣於選擇一件自己想要的禮物送給他人。這一類型的人,多是比較自私的,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喜歡從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去考慮,顧及不到別人的感受。同時,他們的目光應該說是短淺的,隻著眼於現在,卻不能放眼未來。這樣的人大多有一定的自信心,所以盡管有時候他們對人很苛刻,甚至蠻橫無理,但還是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很少去考慮別人的想法,卻總是以自己的思想和標準去衡量和要求他人。有很多事情,雖然他們感覺到別人對自己十分不滿,但是卻往往意識不到自身所存在的缺點。而且他們有很強的嫉妒心理,很難容忍他人獲得比自己大的成就。他們很在意關係到自身利益的任何事情,不肯吃一丁點兒虧。
還有一些人,他們在送禮的時候,往往認為花的錢越多,就越有價值、有意義。所以他們往往會忽略所送的禮物是否合適於要送的人,而去選擇非常奢侈和昂貴的禮物。這樣的人大多比較愛麵子,並且有些不切實際,而且他們的邏輯思辨能力似乎也不是很強。
喜歡自製禮物送給別人的人,大多是很有些個人特色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性格比較突出,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很不錯,常會有一些發明創造。他們心靈手巧,願意享受自己動手製作的勞動成果。他們很看重家庭,思想比較傳統和保守,對人親切、隨和,富有同情心,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關心和幫助他人。同時他們也懷有很強的自信心。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際交往日益頻繁,互相選送禮物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在互相選送禮物時,人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方式,而每一種方式都會流露出一個人的個性。因此,在現實的禮尚往來中,我們要善於發現人們送禮的方式,以便更全麵地解讀他們的內心世界。
對勝負的態度顯現人的品行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坎坷。如何麵對這些困難和坎坷顯示了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其性格和品行。那些意誌堅強、胸襟開闊的人,身處勝境,能心態平和、泰然處之;身處困境,亦鎮定自若,表現出一種難得的豁達與從容。而那些意誌薄弱的人,則常常會患得患失,麵對成功總是一些庸人自擾的想法,麵對失敗更是焦躁不安、心態失衡,也極易變得怨天尤人,甚至被暫時的困難所打倒,從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