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市場失靈的三個解決方案(1 / 1)

市場不是萬能的,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原因的存在,市場經常會出現失靈的現象。當金融市場出現危機並有可能進一步引發更大危機的時候,各國政府都會進行直接或間接的幹預。

2008 年秋,中國人民銀行、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典央行、瑞士央行都進行史無前例的減息,以緩解金融危機對經濟的影響。

全球主要央行聯手應對金融危機,共同挽救市場,說明全球經濟麵臨巨大的危險。這說明市場已經失靈,需要政府進行幹預,以度過危機。

金融危機引起的問題不是某個城市、某家銀行或某個國家的問題,而是全球金融體係的係統性問題,因此解決市場失靈需要係統性的解決方案:

(1)不能單純依靠投資者和投資機構自我的約束力,要加強監管體係

從以往的經驗教訓來看,大部分投資者和投資機構不是健忘,就是“失憶”。穩健推進自由市場經濟,必須建立在嚴格約束的基礎之上。

(2)全球金融監管體製麵臨革新需求

當前,經濟、金融一體化使得各國金融市場相關性加強,某一市場失靈將會殃及全球市場。然而,現有的監管體係仍是各自為政,監管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基於本國國內因素和利益考慮。為保證國內利益與國際市場需求的一致,便需要國際間的協作與協調。

(3)政府要負起責任,采取有效措施幹預市場,恢複市場參與主體的信心

不管是在發達的金融市場還是欠發達的金融市場,無一例外。與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相比,政府幹預就是一隻“看得見的手”。當“看不見的手”失靈的時候,通過“看得見的手”來進行矯正,當然是最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