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是個沉重的話題,要生存我們必須工作。所以,就業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也是人民最關心的問題。
不論是在經濟學教科書還是在高層決策會議裏,就業都是一個重要內容。因為就業問題牽扯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也牽扯到社會的安定團結。
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很重視就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和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失業人數大量增加,不少國家就業形勢極為嚴峻。
進入21世紀後,隨著我國改革進一步深入展開,就業問題已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更成為不容回避的社會問題。
在經濟學範疇中,一個人願意並有能力為獲取報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況,就被認為是失業。失業率是勞動人口裏符合“失業條件”者所占的比例,旨在衡量閑置中的勞動產能。
失業率的計算方法為:失業率=(失業人口÷勞動人口)×100%
實際上,確定確實在找工作的失業人員數量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在找到工作前失業救濟金已經過期的那些人的數量。
失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哪個國家都有失業者。人們都不願失業,都認為失業是一種不好的現象。但也不少西方經濟學家認為,一個合理的失業率及其失業現象的存在,是促進社會發展所必需的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