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消費者剩餘(1 / 1)

消費者購買某種商品時,他所願意支付的價格與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的差額被稱為消費者剩餘。

人們希望以一個期望的價格購買某商品,如果人們在消費時實際花費的金錢比預期的花費低,人們就會從購物中獲得樂趣,仿佛無形中他獲得了一筆意外的財富;相反,如果商品的價格高於他的預期價格,他就會放棄購買行為。他因為購買商品的實際支出低於預期價格獲得某商品而得到滿足;同樣,當某商品的價格高於他的預期時,他就不會購買,他因此也會獲得一種滿足,他會想,我雖然沒有得到某商品,但是我也沒有失去我的金錢,就算省了。但是很顯然,他的第一種滿足要大於第二種滿足。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商家為什麼會大力讓價促銷,會打9折,打8折,甚至打4折、打3折了。他們無非是讓顧客心理上獲得一點滿足而已,無非送給顧客一個空心的湯圓。

消費者剩餘不會給顧客帶來實際的收益,隻獲得了心理的滿足,而付出了自己的真金白銀。

消費者剩餘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而不是他真的獲得了一筆額外的財富剩餘。總經理可以利用提高客戶的消費者剩餘促成交易。比如,當我們看到某個顧客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這件商品,我們就可以提高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