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效用是一個經濟學概念。物品都有用,人們消費物品後獲得效用。每多消費一個單位量的物品,都能多獲得一些額外效用,這些額外效用就叫做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在應用的過程中,有一個遞減的作用,叫做邊際效用遞減。比如,一個很餓的人,第一碗飯對他的價值很高,給他的快樂可能是100單位;第二碗飯他已經不那麼餓了,所以價值是50單位;第三碗飯他已經差不多飽了,價值剩10單位;到了第四碗飯,價值是0.
所以,當他還沒吃飯時,一碗飯的邊際效用是100;第二碗的邊際效用是50;點碗飯的邊際效用是10;第四碗飯的邊際效用是0.
這種邊際效用遞減的原理廣泛地存在於日常生活中。比如說工作,為什麼新人的幹勁很大,而過幾年大家都意誌消沉?這就是因為如果一個人在一段時間以內一直做同樣的工作,那麼工作帶給他的新鮮感和滿足度是一直邊際遞減的。
這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我們看到,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前提是,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才有這個規律,所以我們可以打破這個前提。這個變化可以是多方麵的,比如,工作內容的變化,公司對員工關心度的加強,薪水的提高等。
這也對每個總經理有借鑒的意義,是不是你手下的員工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做毫無挑戰的工作?是不是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公司對他們的關心?如果是的話,這就需要總經理好好考慮一下了。
總之,邊際效用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麵麵,我們就要盡量利用邊際效用,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減少和阻止邊際效用遞減。
人們都有占便宜的心理,都想獲得額外的效用。因此,邊際效用就成為了商家利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