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商品要明碼標價(1 / 1)

明碼標價是價格管理的一項基本內容和形式之一,是商家必須執行的。“明碼標價”指在商品或服務各項指標基礎上標示的價格水平或收費標準。

明碼標價要求經營者所標示的價格必須是真實明示的商品或服務各項指標基礎上的價格。明碼標價必須是在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務之前明確告知,而不是一種事後的行為,其目的是令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在事前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

為什麼商品要明碼標價?一是為了減少顧客受騙的機會;二是為了利益最大化。

從經濟學來說,商品包含有兩種彼此獨立的價格。首先,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它隨某一具體的消費者而定。同樣一件商品,不同的消費者往往會因為收入水平的不同、興趣的不同,支付的價格也就不同,這就是需求價。而生產者為了保證不賠本,按成本定的價,隻能稱為生產價。

生產者為了獲取最大利潤,在價格談判時總是會隱瞞自己的生產價,隻是將生產價作為底線,同時又四處打探消費者的需求價。

微觀經濟學的理論提醒消費者,價格必須向社會顯示商品真實價值的信息,即社會為生產這種商品至少要耗費多少資源,消費者依據這一信息來思量自己是否應該消費它。因此價格必須以全社會的邊際生產成本來定義,即全社會為了多生產此種產品要消耗多少用價值表示的資源。由於生產者隱瞞成本索取需求價的這種行為明顯地背離了微觀經濟學中使社會效益最佳的邊際成本定價原則,所以便提出了明碼標價的要求。

明碼標價是經營者應承擔的基本義務之一,明碼標價有利於經營者出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有利於消費者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有利於企業售貨員的協作,有利於接受群眾監督,有利於防止利用價格進行不正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