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彙是國際彙兌的簡稱。
通常來說,一國貨幣隻能在這個國家使用,出了國就不能使用,需要兌換成國外貨幣才能進行交易流通。可是在國際經濟交往中,每個國家都會和其他國家發生債權債務關係,這時候同樣必須通過國際彙兌來進行處理。
在這個過程中,兩種貨幣相互兌換的價格或比率就是彙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彙管理條例》規定,外彙的範圍主要包括以下 5種:
(1)外國貨幣,包括紙幣、鑄幣
(2)外幣支付憑證,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3)外幣有價證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股票等
(4)特別提款權
(5)其他外彙資產
總的來說,凡是以國外貨幣表示的、能夠用於直接償付對外債務、實現購買力國際轉移的外幣資金和資產,就都屬於外彙範疇。
按照可兌換程度的不同,外彙可以分為自由外彙和記賬外彙兩種。
自由外彙也叫自由兌換貨幣,是指不需要經過貨幣發行國批準就可以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者向其他國家進行支付的外國貨幣和記賬憑證。
從目前來看,全球有五十多種貨幣屬於自由外彙,但經常用到的主要有十多種,如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瑞士法郎等。
記賬外彙是指需要經過貨幣發行國批準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者向其他國家進行支付的外國貨幣和記賬憑證,所以,它隻能根據協定在特定的兩個國家之間使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受外貿和留學的影響,外彙已經和普通老百姓有了很多關係。許多人都和它打過交道,甚至要天天打交道。那麼,對外彙的了解就很有必要了,尤其是總經理們,掌握外彙知識對公司的外貿活動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