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總經理在炒股時一直在關注中國股市中的“大小非”問題。“大”也是“非”,“小”也是“非”,大大小小都是“非”,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是是非非。關於“大小非”,首先要弄清幾個相關概念
(1)“大”、“小”、“非。”
“大”,是指“大部分”。“小”,是指“小部分”。“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通常所說的“限售股”,或者叫“限售A股”。連起來說,“大”“小”“非”就是大部分或者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
(2)“解禁。”
“解禁”是指由於股權分置改革使得非流通股可以流通了,從而解禁了原來的非流通股,使得非流通股變成了流通股。
(3)“減持。”
“減持”是指上市公司的國家股、法人股減少持有,它和“大小非解禁”是兩個概念。
國有股減持會使一部分非流通股變成流通股。國有股減持的部分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變成流通股,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解決,並不是一定要流通。
“大非”和“小非”是如何區分的呢?
“小”是指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前限售流通股比例占總股本 5%以下的股票,這些股票需要在股權分置改革1年後才能上市流通,並且這種流通還不是大規模拋售而是有限度地拋售一小部分,目的是為了不至於對股市造成太大衝擊。
比例在5%以上就稱之為“大”了。這些股票需要在股權分置改革2年後才能上市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