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福利是指國家和社會為了安定老年人的生活、維護老年人的健康、充實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和社會公益服務。
許多人認為老年人拿了退休金,即算是享受了老年福利。實際上,這種看法是狹窄的。我國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已經初步搭建了一個基本的老年福利政策框架,包括了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麵,絕不隻是養老金這一項內容。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如果在10%以上,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就認為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了老齡社會。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老齡化趨勢。各個國家都把老年福利作為福利製度的重要內容之一,並推行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它們的老年人福利是在全民福利的模式中逐步建立的,基本上完全由政府開支。老年人除了可以享受公民的一切福利待遇外,還可以享受社會提供給老年人的特有福利。
美國、德國、瑞典、英國等都為老年人提供生活指導以及飲食配送。老年人乘坐公交車、上劇院、看電影、參觀博物館等都享受半價優惠。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老年人平均壽命的延長,老年人的醫療和護理服務已成為衡量老年人福利水準的重要標誌。
老年人福利還包括精神文化生活,在這方麵,許多國家對老年人的學校教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法國由國家創辦了多所老年大學,其開支均列入政府預算。瑞典國內所有的大學都對老年人開放。
“養兒為防老”這也正是我國幾千年的一個優良傳統。
如果單純依靠子女,特別是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恐怕會心有餘而力不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大力發展“老年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