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6章 勞動與閑暇的時間選擇(1 / 1)

每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人要把時間這種資源配置於兩種用途:勞動和閑暇。

勞動是指有報酬的活動,比如上班工作或從事商業活動。閑暇是指一切無報酬的活動,比如休息、娛樂,以及家務勞動。

人把多少時間用於勞動,多少時間用於閑暇,取決於勞動(有報酬活動)的價格,即實際工資水平。人們選擇閑暇,是因為他們認為閑暇能比工作帶來更大的效用。如果人們認為勞動的價格高於閑暇的效用,就會選擇放棄休息,而要加班費。

在人們選擇勞動還是閑暇的時候,勞動的價格也就是實際工資起決定性的作用。

實際工資的變動會引起兩種效應:

(1)替代效應是指工資增加,人們用工作替代閑暇

這是因為在工資增加時,閑暇的代價高了。比如,每小時工資為8元時,閑暇一小時減少8元收入;每小時工資為15元時,閑暇一小時就減少15元收入。這時人們就會減少閑暇,增加工作。所以,替代效應能引起勞動供給隨工資上升而增加。

(2)收入效應,即工資增加,人們的收入增加,就要減少工作,增加閑暇

人們收入多了,就想有更多的時間用於休息或娛樂。隨著收入的增加,人們想有更多閑暇。而增加閑暇必然會減少工作,所以,收入效應的結果就是工資增加,勞動供給減少。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好多人認為:擁有充足的閑暇時間和高質量的閑暇生活是人真正富有的重要標誌。也就是說,人們在勞動和閑暇之間選擇的時候,更傾向於後者。

決定人們選擇勞動還是閑暇的關鍵,是勞動的價格,即實際工資。當實際工資所獲得的效用比閑暇的效用大時,人們就願意勞動,而不願意休息。反之,則人們願意休息,而不願意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