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區別,單就吃飯埋單上,就存在著很大差異。中國人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飯,埋單時通常是你爭我搶的,簡直就是一場爭奪戰,到最後埋單的光榮使命往往是落到勝利者一個人的頭上。而西方人在和朋友一起吃飯時,從來不爭不搶,因為他們各付各的。其實,無論是搶還是不搶到最後實行的都是AA製。
經濟學家們通常會用流動性的概念來回答這個問題。其實中國人吃飯所講的AA製,跟西方是有所不同的:中國人講究的是多次性的,相當於“零和博弈”;而西方人追求的是一次性的。所以說,他們的流動性是不同的。
在中國,大家一塊吃飯,第一次大家可能都會搶著埋單,但到了第二次,大家雖然也會搶著付錢,但這通常隻是出於麵子而做的樣子。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一般人都不會白吃別人的,所以,最後埋單的肯定不會是第一次埋過單的人。
如果真的有經常吃飯不埋單的人,那他一定是不受歡迎的人。就算以後遇到什麼開心的事,朋友間決定出去撮一頓時,大家肯定是躲著他,更別說主動叫上他了。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差別,正是因為他們生存狀態的穩定性存有一定的差異,而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則是由於所處的經濟環境有所不同。其實,這也是吃飯時的一種另類AA製。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所以,你對他人有禮,他人也一定會回之以禮。這種“禮尚往來”,其實也隻是分次性的AA製而已。
吃飯實行AA製,其實是一種理性投資。因為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一種利益關係,就算是在很要好的朋友之間,如果算不清賬,彼此都覺得自己吃了虧,長期下去,再好的朋友也會反目成仇。我們都必須承認,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人所從事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將個人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吃飯實行AA製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