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送一”現象現已成為經營者進行不正當競爭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看似很平常的一個“買一送一”,卻蘊涵了一定的經濟學哲理,經營者不會平白的讓利給消費者,除非他有利可圖。不然,就算他原本定的價格再高,他也不可能高出1倍來。“買一送一”對於消費者是不是怎麼想怎麼劃算啊!其實不然。所以,遇到“買一送一”的商品,要謹慎對待。
綜觀市場,現今“買一送一”現象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
(1)“買A送貨”型
這種類型的“買一送一”現象,主要問題存在於對“送”字的理解。在這類現象中,消費者對於“送”的理解是“贈送”,而經營者聲稱其本意是提供“運送”服務。兩者有相當大的差別。這不能說不是在玩文字遊戲,主要是看消費者的思想是否能看透這一層麵的意思。
(2)“買A送B”型
中國文化有五千年的曆史,語言文字的用法博大精深,現在的商家就利用中國的文字以偏賅全,從中獲取利益。“A產品買一送一”,根據普通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買A送A”。但是消費者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就像有的商家“買一台冰箱送一包除臭劑”一樣。
(3)“買優送劣”型
這是市場上另一種常見的“買一送一”現象。“買優送劣”型的“買一送一”現象大多出現於中小型商品的銷售中,尤其是食品一類商品,經營者將同一種類但質量卻大相徑庭的商品捆綁在一起銷售。“劣”也就是說產品質量存在瑕疵,產品已過有效使用期或者產品換裝等問題,但沒有向消費者做出明確的說明。
商家抓住消費者愛占便宜的心理,從表麵上看,“買一送一”是商家對顧客的讓利,是再劃算不過的。其實,這隻是經營者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吸引消費者的一種非價格競爭方式。但是,由於這種營銷手段的表達方式太過模糊,而消費者的邏輯思維方式也太過簡單,使那些不法的經營者有機可乘,從中謀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