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軍事奇才——運籌帷幄,他們將智謀運用到最高峰(1)(2 / 3)

薑子牙與筷子的傳說

薑子牙年輕的時候,生活十分窮困。他老婆實在無法跟他過苦日子,就想將他害死另嫁他人。

這天薑子牙釣魚又兩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說:“你餓了吧?我給你燒好了肉,你快吃吧!”薑子牙確實餓了,就伸手去抓肉。就在這時,窗外突然飛來一隻鳥,啄了他一口。他疼得“啊呀”一聲,肉沒吃成,忙去趕鳥。當他第二次去拿肉時,鳥又啄他的手背。薑子牙犯疑了,鳥為什麼兩次啄我,難道這肉我吃不得?為了試鳥,他第三次去抓肉,這時鳥又來啄他。薑子牙知道這是一隻神鳥,於是裝作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並呢喃鳴唱:“薑子牙呀薑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夾肉就在我腳下……”薑子牙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薑子牙於是將兩根絲竹伸進碗中夾肉,突然看見絲竹噝噝地冒出一股股青煙。薑子牙於是就對老婆說:“肉怎麼會冒煙,難道有毒?”說著,薑子牙夾起肉就向老婆嘴裏送。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

薑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仿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子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

——《六韜·文韜》

○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

——《六韜·文韜》

孫子——東方軍事學鼻祖

國籍:中國

出生地:今山東惠民

生卒年:約前535—?

身份:軍事家

代表作品:《孫子兵法》

孫子的規律,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仍是科學的真理。

——毛澤東

倘若我早日見到這部兵法(指《孫子兵法》),我是不會失敗的。

——拿破侖

《孫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靈,我們必須頂禮膜拜,認真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發達。

——鬆下幸之助

1孫子指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占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乎滅亡楚國。

2孫子的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孫子兵法》還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在孫子的兵學思想熏陶下,曆代名將幾乎皆循著他所揭示的戰爭原理原則,統軍作戰,克敵製勝,他在中國兵學上的地位,如同孔子在儒學上的地位一樣,所以孫子也被稱為中國的“兵聖”。

孫子,名武,字長卿,漢族,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其曾祖、祖父均為齊國名將。孫子自幼喜研兵法,頗有心得。

由於士卿大夫之間互相傾軋、明爭暗鬥使齊國的形勢極其複雜險惡,孫武一方麵為避免糾纏其間成為無謂的犧牲品;另一方麵,更為了使自幼因名師指教、苦學而得的才華得以施展,他決定投奔吳國,以成就自己的鴻鵠之誌。

進入吳國後,孫武沒有像大多數避難的貴族公子那樣急於求見君王,以謀得微不足道的一官半職。他知道,欲為人傑者,必有非常之能,自己的軍事才能雖已小有所成,但尚未形成一套理論係統。當時吳、楚兩國之間的爭霸戰如箭在弦,一觸即發,隻有軍事奇才,方可主導戰爭的勝局。孫武於是以退為進,躬耕隱居,一邊著書立說,一邊靜觀時變。名傳天下的《孫子兵法》就是在此時寫就的。同時,與孫武一生事業休戚相關的人——伍子胥也於此時出現,並在後來成為了自己的摯友。

時吳王闔閭剛奪得王位,一心想擴充軍備,建立霸業,急需統兵征戰的大將之才。孫武把自己撰寫的兵法13篇呈獻給吳王。吳王將這13篇兵法一一看完,讚不絕口,通過實踐,吳王又了解到孫武是一位既能著書立說,又能統兵作戰的軍事奇才,終於封孫武為將軍,令他日夜練兵,準備伐楚。

《孫子兵法》竹簡公元前506年,吳國伐楚戰爭準備已經完成,吳王遂拜孫武為主將,率3萬精兵,溯淮水浩蕩西進。進抵淮汭(今河南潢州西北)時,孫武突然舍舟登陸,以3500精銳士卒為前鋒,迅速地通過楚國北部大隧、直轅、冥厄三關險隘(今河南信陽南),直插楚國縱深。楚軍措手不及,被迫在柏舉(今湖北麻城)倉猝應戰。楚軍大敗,吳軍乘勝追擊,先後用“半渡而擊”等戰法,11天行軍700裏,五戰五捷,一舉攻陷楚都郢都。楚昭王棄城倉惶南逃。

孫武在幫助闔閭西破強楚的同時,計劃征服越國。公元前496年,闔閭聽說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踐年輕稚弱,越國國內不大穩定,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便不聽孫武等人的勸告,不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就倉猝出兵,想要擊敗越國。不料,勾踐整頓隊伍,主動迎戰,兩軍相遇於吳越邊境的李(今浙江嘉興縣西南)。勾踐施展巧計,他派死刑犯首先出陣,排成三行,把劍放在脖子上,一個個陳述表演後,自剄於陣前。吳國士兵不知那是一個個罪犯,居然看得忘了神,傻了眼,越軍乘機發動衝鋒,吳軍倉皇敗退,闔閭也傷重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