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提,你真不簡單,能馱一頭驢馱的東西。”
阿凡提聽了很生氣,但卻平靜地說:“不,我肩上馱的是兩頭驢的東西。”
阿凡提兩次對國王的回答,用的都是巧借話題法。他巧妙地借助國王的話題,進行發揮,狠狠地諷刺了國王一番,讓其自作自受,自討沒趣。
借題發揮,要借得合理、巧妙,構成順水推舟之勢,不能牽強附會。特別當一個人麵臨某個具體場合時,要善於敏感地、準確地捕捉住眼前的事物,借以發揮出更大的幽默效果。
11.吊足對方故賣關子法
“賣關子”是文學藝術用語,指說書人說長篇故事時,說到重要關節嘎然而止,借以吸引聽眾繼續聽下去所采用的一種方法。
故賣關子法則是說話者先故意提出一個容易使人產生誤解的結論,然後再作出一個出人意料的分析和解釋,借以造成強烈的幽默效果。
例
《福爾摩斯探案集》一書的作者柯南·道爾在羅馬時,叫了一輛出租馬車。還沒等到他開口,趕車人說話了:“柯南·道爾先生,您上哪兒去?”
柯南·道爾覺得奇怪極了,反問趕車人道:“你怎麼知道我是柯南·道爾呢?”
“嗬,這簡單得很,你是在加列——羅馬車站上車的;你的穿著是英國式的;你的口袋裏露出一本偵探小說來。”
“太了不起啦!”柯南·道爾叫起來,他很驚奇在意大利會碰到第二個福爾摩斯。於是,他習慣地順便再問一句:“你還看到其他什麼痕跡沒有?”
“沒有,沒有別的,除了在你的皮箱上我還看到你的名字外。”
趕車的人認出柯南·道爾先生,實際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皮箱上看到他的名字,而他開始並不言明,故意使人造成他是第二個福爾摩斯的誤解,然後再作出人意料的解釋,以造成強烈的幽默感。
故賣關子法要處理好“吊”和“揭”的關係。
所謂“揭”就是先揭示需求,使對方了解需求,明白需求的重要性;接下來就是“吊”,一直要吊到對方如饑似渴的程度,如此內驅力就充分激發出來了。
12.巧設懸念故弄玄虛
故弄玄虛幽默法就是利用對方預期轉化的心理,巧設懸念,解釋懸念,出奇製勝,但其解釋在真理與歪理之間。
由於幽默通常有這樣一個規律,它總有個對轉,總是讓你領悟到你原來期待不同的東西。笑是在期待失落以後產生的。
久而久之,一旦進入幽默的情境,人們總是期待十分出乎意料的謎底,這就形成了一種心理習慣,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叫“心理定勢”。
這是幽默的正格,但是幽默不拘一格,像任何其他事物,有正格意味必有破格,有預期的失落,必有預期失落的失落,故弄玄虛法就屬於這種破格。
例1
法國寓言家拉封丹習慣於每天早上吃一個土豆。
有一次他把土豆放在餐廳的壁爐上晾一晾,可轉眼之間卻不翼而飛了。他不知道是誰拿走了。
於是,他大聲叫喊起來:“啊,我的上帝,請告訴我,是誰吃了我放在壁爐上的那個土豆?”
他的傭人匆匆走來說:“不是我。”
“那就太好了!”
“先生為什麼這樣說?”他的傭人問。
“因為我在土豆上放了砒霜,想用它毒老鼠。”
“啊,上帝!我中毒了!”那個傭人焦急地喊道。
拉封丹笑了:“放心吧,我不過想讓你說真話罷了。”
這裏,拉封丹用的正是故弄玄虛法,從心理預期來說是雙重的失落。第一次是仆人說自己沒有吃,而拉封丹說太好了,仆人有輕鬆的預期,結果卻轉化為非常嚴重的後果。接著又來了一個對轉,預期的危險完全消失。這是雙料的故弄玄虛幽默。
故弄玄虛法的其中奧秘就是利用對方預期轉化的心理。這種方法變化萬千,有時不是給人一種雙重轉化,而是相反,故意給他一個沒有轉化的謎底,讓他期待的心理落空,恢複到常態。
例2
從前有個縣官,外號叫:“刮地皮”。他聽說有個畫家畫得一手好畫,便拿了一張白紙讓畫家給他畫畫。
畫家本來不願意給他畫,後來被他催急了,就在那張白紙的一角題了“草地牧牛圖”五個字,把紙一卷,送給了縣官。
縣官很高興,立即把紙打開。可是左看右看,除了“草地牧牛圖”五個字外,什麼都沒有。
縣官問:“草地到底在那裏?”
畫家說:“牛把草早就吃光了!”
縣官問:“可是牛呢?”
畫家說:“牛走啦!草都吃光了,牛還留在這裏幹什麼呀?”
這個幽默故事的含意也許比通常的幽默故事更豐富些。畫家利用一張平淡無奇的白紙,故弄玄虛,使縣官強烈的心理預期落空。
值得注意的是幽默的功力不僅在於構成懸念,而且在於解釋懸念,要有一定的邏輯性,才能服人。
所以,在解釋懸念時,往往要講一點歪道理。歪道理從邏輯上來說,本來就是沒道理,明明沒道理,卻要講出道理來,就指歪得巧妙,不給人武斷之感。這時的關鍵就在於抓住任何一點在概念上沾上邊的關節來作為推理的支點,大加發揮。
因此可以說,幽默之妙就妙在“真理”與“歪理”之間。
13.推陳出新的模擬幽默法
模擬幽默法就是把大家熟悉的原本的語言和情境,移置新義與原義形成對照,從而產生不協調之趣,造成幽默感。
運用模擬幽默法要把握好這三個字:“名、熱、新。”
名,就是你所模擬的應該是知名度高的名篇、名言、名句,或大家熟悉的成語、台詞、俗話等。舊瓶裝新酒,親切自然。
熱,就是你要表達的內容要與時代相合,最好是人們關心思考或者有爭議的熱門話題,這樣就能很快引起人們的聯想,產生共鳴。
新,就是觀點新,這是模擬幽默法的靈魂。也就是說,舊瓶裝了新酒還不夠,還必須裝上新的氣息,以造成幽默的醉人氣氛。
模擬幽默法的手法有順擬法、反擬法、別擬法、擬人法
等。模擬的要訣在於出人意料地把毫不相幹的事扯在一起,內容越是風馬牛不相及越好,距離越大越能引起驚訝;在形式上,則越是接近,越有幽默的效應。
順擬法是順著舊格式擬出新的內容。由於這種手法多用於觸景生情而即興創作,所以,常能迸出新的寓意和偶發詞。
反擬法看起來簡單,隻是要將現成話反過來說,但是,必須說到點子上,才有幽默感。隻要你懂得點到為止的道理,強摘的瓜也甜。
別擬法就是要擬出幽默的別解來,這也是我們經常有意識無意識地運用的。比如,我們會把那些為兒子去安排錦繡前程的父親叫做“孝子”,這已不是封建禮教所指的“孝子賢孫”了,而是孝順自己兒子的“孝子”了。
別擬法要擬得自然貼切,切忌生搬硬套,應當追求一種天然的妙趣,人為的痕跡越少越好。
我們為什麼要通過模擬的方法,使幽默在舊的模式中求新呢?一方麵是順應人們喜新厭舊的心理,另一方麵也不忽視人們喜新戀舊的心理,將這兩種心理移植在一起,便產生了模擬幽默法。
我們說好作品百談不厭,這是誇張。不管什麼人,隻要口頭禪一多,就會缺乏幽默感,這時,一個最經濟的辦法,就是運用模擬來推陳出新。
14.借他人之力順水推舟
順水推舟法就是抓住對方的話柄,順著說下去,讓其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從而產生強烈的幽默效果。
順水推舟法的特色是不作正麵抗衡,而是在迂回的交談中,順著對方的話說下去,借力勝敵,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和產生幽默感。有時自己站在不利的地位,也可用順水推舟法使自己擺脫困境。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