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鄭蘋如:懷揣明星夢的正義刺客(1)(3 / 3)

沒想到,總部收到鄭蘋如“得手”的電報後,卻複電馬上“放人”。原因是近衛文麿在日本算是“溫和派”,擔心一旦把他逼急了會變向強硬派一邊;另外,綁架其子未必能達到逼日本退兵的目的,反而會引起日軍在上海進行大搜捕和大屠殺,致使更多無辜者遭殃。

那天,日本方麵得知近衛文隆“失蹤”後,滬西日本憲兵隊緊急出動,封鎖所有交通要道,特務機構也派出人員在租界內亂竄,四處打探。直到鄭蘋如與近衛文隆手挽著手“回家”,並得知他倆在客房“過夜”,日本頭目們才放下心來,認為是虛驚一場。

1939年8月底,一個星期六晚上,日本駐滬“總領事”在“領事館”的草坪上舉辦納涼舞會,這是一個小範圍、高規格的舞會,參加舞會的都是日本在滬的政界和軍界要人。鄭蘋如應早水親重之邀赴會。

舞會上,鄭蘋如成了日本大人物眼中的豔麗“櫻花”,一個個搶著要與她共舞,鄭蘋如則有請必跳。在這次舞會上,早水親重不無得意地向鄭蘋如吐露了一件機密:日本方麵秘密派去重慶的人已經同國民黨的“二號”接觸了,“二號”表示願意同日本人合作。

翌日上午,鄭蘋如將二號人物汪精衛即將叛變的情報迅即密報重慶,然而,這一重要情報並沒有引起她的上司的注意。

1938年12月初,鄭蘋如再次從日本駐滬高層人物處得到“可靠情報”:

汪精衛已同日本人“談妥事宜”,準備離開重慶“變節投敵”。鄭蘋如再次發出絕密加急電報:“獲悉大二號已與日本方麵勾搭,近日將有異動,務必采取行動加以阻止。”但是,這份絕密急電依然沒有引起重慶大佬們的注意。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國家的“二號人物”會投敵、當漢奸。但就在鄭蘋如的這份密電發出後的第三天,汪精衛突然“失蹤”,去向不明。

1938年12月29日,汪精衛在越南河內公開發表投降日本的“豔電”後,重慶方麵才如夢初醒,但為時已晚。

刺殺

汪精衛的公開投敵叛國,使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遭遇了極大的困難。

曾任中統第三處處長的丁默邨和原中統幹事李士群在日本“使館”書記官清水董三的引領下,拜見了日本特務頭目土肥原,呈上了他們組織偽特工機構的“上海特工計劃”。該計劃很快獲得日軍方麵的全力支持,並成立了“特務工作機構”,地址在極司菲爾路(今萬航渡路)76號,丁默邨和李士群把一批地痞流氓、烏合之眾網羅到一起,組成了一支漢奸隊伍。

1939年5月,汪精衛來到上海,和丁默邨與土肥原進行了秘密會談:承認丁、李的特務組織為汪偽政府的秘密警察,同意成立“特務工作總司令部”;汪精衛任命丁默邨和李士群為即將成立的偽政府內政部長、江蘇省主席。從此,丁、李特務組織成了日本侵略者與汪偽政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全麵暗殺抗日誌士和抗日群眾。鏟除丁賊成了當務之急。

鄭蘋如接到總部命令,要她想盡一切辦法除掉丁默邨,以打擊日偽的囂張氣焰。鄭蘋如深感責任重大,她明白,想除掉丁必須了解他的行蹤、生活規律與愛好,要掌握這一切就必須接近他。好在鄭蘋如時常出入各種重要社交場合,早已引起了好色的丁默邨的注意。

5月末的一天下午,日本駐滬“總領事館”舉辦了一次高級別的“中日親善,東亞共榮”聯歡會。聯歡會結束後舉行了晚宴,鄭蘋如被安排在貴賓席包房,與丁默邨等日偽頭目觥籌交錯一番之後,丁默邨對鄭蘋如立時有了“好感”。臨別,丁默邨主動提出送鄭蘋如回家。

丁默邨沒有直接把鄭蘋如送回家,而是帶她到了霞飛路上的一家咖啡館。交談中,鄭蘋如得知丁默邨曾是她在民光中學上學時的校長,而當丁默邨得知鄭蘋如曾是民光中學學生時,就對鄭蘋如特別“親切”,兩人由此“稱兄道妹”,開始了交往,丁默邨隔三差五約鄭蘋如跳舞,喝咖啡,吃大餐。

然而,丁默邨每次帶鄭蘋如去的地方都是一些保安十分嚴密的場所,一般人根本無法進入,要行刺他非常困難。有時說好去巴拿馬舞廳跳舞,最後去的卻是大華舞廳。有一次,鄭蘋如約丁默邨到一家他喜歡的咖啡館喝咖啡。可車剛到咖啡館門口,丁默邨馬上讓司機駕車離去,鄭蘋如問他為什麼,丁說,他發現咖啡店附近有三個神情不定的人站著,按他的職業習慣,有一種不祥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