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小鳳仙:鳳求知音,將心我心(2)(1 / 3)

護國運動興起,袁世凱當了不到百天的短命皇帝,便在絕望中抑鬱而終,袁世凱死後,黎元洪代理總統,任命蔡鍔為四川都督。

這段時間小鳳仙天天都能獲得蔡鍔的消息,她閉門謝客,靜等蔡鍔派人來接。這時,她接到蔡鍔寫來的信,大意是說:自軍興以來,頓罹喉痛及失眠之症,現在都督四川政務、軍務,實在是難卻中央的盛情,所以勉為其難,等到大小事情布置就緒,就出洋就醫,到時就偕你同行,你暫時等一下。

小鳳仙天天在耐心地等待,可蔡鍔已病情嚴重,來不及也無法偕同小鳳仙出洋了。他沿江東下,經上海到日本就醫,終因病入膏肓而在福岡醫院逝世,終年35歲。

蔡鍔的靈柩運回上海,各界在上海為他舉行盛大的追悼會,小鳳仙托人寄來了兩副挽聯: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萬裏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餘生,萍水姻緣成一夢;幾年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1949年,小鳳仙隱姓埋名定居沈陽並嫁給李振海,成為4個孩子的繼母。1954年,她在沈陽離世。1998年,孩子們才知道,繼母“張洗非”原來就是小鳳仙。

小鳳仙是李有才和李桂蘭的繼母,李桂蘭和小鳳仙共同生活了5年。李桂蘭認為,小鳳仙嫁給自己父親的原因是,“早在建國前,我父親李振海就是大帥府的工作人員,小鳳仙總去看望趙四小姐,我父親完全有可能那時候就認識了小鳳仙。兩個人有個最大的共同愛好,就是特別愛聽評書。”1949年,喪妻的李振海娶回了小鳳仙。剛進門的小鳳仙立刻成了4個孩子的母親。這個新過門的母親與周圍的女人有著那麼多的不同,“吃穿坐行就透著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李桂蘭的哥哥李有才回憶說。那時候李有才20多歲,“那時,我已經參加工作,很少回家,和繼母接觸最多的就是妹妹李桂蘭。”“愛美,整潔,不愛幹活。”是李桂蘭總結小鳳仙的最大特點,“剛建國的時候,大家都穿得很土氣,可是她特別愛穿旗袍,而且在旗袍一側別著一個小手帕。”看著與眾不同的繼母,李桂蘭忍不住好奇:“你為什麼要把手帕別在旗袍旁邊呢?”對於類似的問題,小鳳仙隻是淺淺一笑,從不作答。

“繼母特別喜歡一張照片,她總是拿出那張照片靜靜地看,看照片時也從不忌諱我們,那是她和一個年輕將軍的照片。”李桂蘭回憶到,“照片裏的男人很英武,肩上有著很大的章,衣服上還有很多金黃色的穗。我就問她,‘這是誰啊’,她還是淡淡地一笑回答,‘這是一個朋友’。”李桂蘭家裏的生活來源完全靠父親在支撐,生活困難可想而知,即使這樣,小鳳仙依然過著悠然的生活。

“她幹得最多的活就是洗自己的衣服,從來不做飯,但是生活卻很有規律,每天早晨自己出去遛彎的時候,都會在外麵吃過早飯。

”對於這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繼母,李桂蘭從不敢心生埋怨,“因為無論從哪看,她都是一個不一般的人。”小鳳仙和梅蘭芳的見麵,證實了李桂蘭的猜測。1951年初,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率劇團去朝鮮慰問赴朝參戰的誌願軍,途經沈陽演出,下榻於當時東北人民政府交際處的招待所。小鳳仙和梅蘭芳聯係之後,得以見麵。

“第一次還是我帶繼母去的,因為那時我在政府工作,可惜第一次沒有見到梅先生。第二次,繼母帶著妹妹李桂蘭去看望梅先生。即使那次,我們也還不知道,繼母就是小鳳仙。不過看到梅先生對她的客氣,隱約猜到,繼母絕不是普通人。”李有才回憶說。

那次見麵後,梅蘭芳托人解決了小鳳仙的工作問題,小鳳仙被安排在省政府幼兒園工作。

1954年春,小鳳仙患上類似於老年癡呆和腦血栓的病症。最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陪伴小鳳仙的是李有才的妻子佟桂英。

在小鳳仙患病之前,佟桂英就已嫁進李家。“婆婆是一個性格開朗的人,也是一個要求進步的人,那時候,無論街道組織什麼活動,婆婆都積極參加,有時候還拉著二胡唱上一段,宣傳黨的政策。”佟桂英同樣看過小鳳仙的那些照片,而得到的答案始終隻是:“婆婆淡淡地一笑。”對於小鳳仙準確的死亡日期,李桂蘭的回憶是,“應該是在1954年的3月份,不過,那時候我正好懷孕,所以沒有去參加她的葬禮。”或許是50多年的時光流逝,讓一段記憶變得斑駁陸離,李桂蘭的哥哥就有著與妹妹不同的回憶,“葬禮我去了,父親把繼母最喜歡的照片放進棺材裏,其他的都燒掉了,我記得應該是秋天的時候。”其實,小鳳仙根本不會在乎後人如何猜測她,因為早在幾十年前,視小鳳仙為紅顏知己的蔡鍔,就已經給出小鳳仙和所有世人一個答案了。

匡正

蔡鍔字鬆坡,湖南邵陽人,生於1882年,從小天資聰穎,13歲中秀才,15歲時受湖南學政徐仁鑄的舉薦,入讀湖南時務學堂。時務學堂是維新黨人譚嗣同等人為宣傳變法而設立的新式學堂,也是當時湖南維新派的大本營,不久,梁啟超這位維新運動中的風頭人物也應邀來到時務學堂擔任中文總教習,雖然蔡鍔當時年紀不大,但很快被梁啟超發現並結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