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次,大漢奸褚民誼在上海主辦電影活動,汪精衛應邀參加時,與其中一個女電影明星合影留念,神態頗為親昵。當時,陳璧君正在廣東,看到照片後,醋意大發,當天就從廣州乘飛機趕往南京,責問汪精衛,一氣之下,揮手將汪精衛桌上的公文擺飾全部掃於地上,弄得汪狼狽不堪。陳璧君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把隨從人員及副官侍衛等召集在一起,破口大罵,責問這些人為什麼看到汪與女人混在一起不加阻止,有失體統。罵完了工作人員,接著又來找褚民誼,嚇得褚民誼躲了起來。這以後,陳璧君提議在汪精衛辦公室設機要秘書數人,由她的侄子和五弟負責,監視汪精衛的私生活。
嫁給汪精衛後,陳璧君幹練作風不減,積極為汪精衛出謀劃策,始終把自己的命運與汪精衛緊緊聯係在一起。
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在南京丁家橋中央黨部召開。大會由汪精衛主持,開幕式結束後,全體中央委員來到會議廳門口合影,汪精衛與閻錫山、張學良、林森等人站在前排。攝影完後,大家正準備返回會場繼續開會,突然從攝影隊伍中躍出一人,隻聽“啪——啪——啪”三聲槍響,汪精衛倒在了血泊裏。
陳璧君見狀,急忙撥開人群,向前施救。她見汪精衛渾身是血,雙眼緊閉,便上去一把將他抱在懷裏。此時的汪精衛神誌尚清醒,他忍著傷痛,斷斷續續地說:“我為革命……結果如此。我……我……毫無遺憾。”陳璧君神情鎮定,強忍悲痛地說:“四哥,人必有一死,即使你遇不幸,我們仍要繼續努力,將革命進行到底。”救護車很快趕到,把汪精衛送進醫院進行搶救。
由於汪精衛與蔣介石之間的積怨年深日久,“九?一八”事變後,雖然蔣、汪重新攜手合作,共同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但兩人仍是貌合神離。再加上這次合影蔣介石借故沒有參加,於是引來許多猜疑,人們普遍認為這次刺殺事件是蔣介石指使人幹的。
第二天,陳璧君闖進蔣介石的辦公室,怒氣衝衝地質問道:“蔣先生,你不要汪先生幹,汪先生不幹就是,何必下此毒手!”蔣介石當時確實也不知道刺殺汪究竟是什麼人幹的,麵對陳璧君的質問,他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好發作,隻得安慰道:“夫人息怒,夫人息怒,我一定要查清此事,嚴懲幕後指使者。”送走陳璧君後,蔣介石把特務頭子戴笠找來,大發了一通火,命令他限期破案。
汪精衛與陳璧君的性格正好相反,他雖然老奸巨猾,深藏不露,但辦事瞻前顧後,柔弱有餘,剛猛不足。因此,身為巾幗紅顏的陳璧君反而成了汪精衛的保護人,汪精衛在政治上遇到什麼難題,喜歡回家後與夫人探討,陳璧君也樂此不疲,積極為汪出主意。久而久之,陳璧君大事小事均要插手過問,汪精衛在政治上的不少行動與想法,就是出自陳璧君的主意。以致汪的同黨陳公博曾經議論說:“汪先生離開陳璧君幹不了大事,但沒有陳璧君,也壞不了大事。”抗日戰爭爆發後,汪精衛與蔣介石再次發生矛盾衝突。汪精衛力主與日本議和,避免中國軍隊與日軍發生正麵衝突。汪精衛的漢奸理論,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反對。國民黨內反汪呼聲高漲。汪精衛心灰意冷,一度想退出國民黨。
這天,陳璧君見汪精衛回家時,滿臉通紅,神情頗為激動,問及原因,原來蔣介石請汪精衛吃飯時,兩人發生了爭吵。陳璧君聽說後,氣憤地說:“蔣中正其實也並不想抗日,但他會耍兩麵派。他與共產黨合作抗日,其實根本沒有誠心,國共合作遲早是要破裂的。與日本人議和有什麼不好,早日消滅共產黨,減少無謂的傷亡,這不是兩全其美嗎?你不能甘拜下風,要與老蔣鬥下去,大不了也就一死唄?”在此之前,汪精衛一直想派人與日本人先行接觸,探探日本人的口風,求其支持,如果有可能,他隨時可以與蔣介石決裂。這次,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陳璧君。陳璧君聽說後,非常支持他,並催促他趕快行動起來。沒過多久,汪精衛便派出梅思平、高宗武秘密到上海與日本人接觸。
梅、高二人沒有辜負汪精衛的希望,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與日本人簽訂了議和“密約”。1938年11月底,梅思平由上海經香港輾轉回到重慶,並帶回了與日本人簽訂的“密約”。在是否離開重慶,公開投日這件事上,汪精衛一直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可是陳璧君卻態度堅決,極力要汪精衛早日脫離蔣介石,與日本人合作,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汪精衛終於邁出他投降日本,走上賣國的不歸之路。
1940年3月,汪精衛的偽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衛任偽國民政府主席,陳璧君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第一夫人”。在汪偽政府中,陳璧君任中央監察委員,後又兼任“廣東政治指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