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陳璧君隨吳先生趕往他家。
在吳世榮家裏,陳璧君見到了汪精衛。汪精衛個子不高,濃黑的眉毛下,一雙大眼炯炯有神,一身得體的白色西裝,鮮紅的領帶,映襯出與眾不同的氣質。陳璧君一見鍾情,愛上了這位慕名已久的才子。沒過多久,她鼓起勇氣,向汪精衛寫了一封求愛信,沒想到卻遭到汪精衛的婉拒。
原來,汪精衛在家裏已與一位劉姓女子訂過婚。雖然他極力反對,並宣布與家庭斷絕關係,但這門親事卻也弄得他心力交瘁。考慮到參加革命,四處漂泊,居無定所,短期內他不想再議婚事。可陳璧君並不死心,她是一個看準了目標就一定要追逐到底的女子。當聽說汪精衛受孫中山之命去了日本,她也以留學為名,一路追到日本。
來到日本後,得知同盟會正為活動經費發愁,陳璧君便慷慨解囊,把家裏給她的錢全部拿出來捐給了當地的同盟會。當時,汪精衛正在組織暗殺團,準備行刺晚清政要。陳璧君聽說後,堅決要求參加。開始,汪精衛不同意,看到陳璧君態度堅決,才勉強答應吸收她。
聽到汪精衛同意她參加暗殺團的消息後,陳璧君非常高興。她想,這樣她就可以有很多時間與汪精衛在一起了。陳璧君是個辦事非常認真的人,她想,既然參加了暗殺團,就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殺手。於是,她四處拜師,請人教她柔道、劍術和槍法,還學習如何製作炸藥。
1909年冬,汪精衛帶著陳璧君,還有黃複生、羅世勳等暗殺團的其他成員,秘密潛回北京。他們以開照相館為掩護,尋找行刺機會。可是,因為保密工作沒做好,汪精衛、陳璧君等人這次在北京的活動以失敗告終。他們的行蹤被清政府發現。黃複生在照相館被捕,汪精衛則在他的住地東北園被清兵抓走。
汪精衛被捕後,被關在北京北郊的監獄裏。陳璧君憂心如焚,四處奔波,設法營救自己的意中人。
一次,陳璧君買通獄卒,送給汪精衛十多枚雞蛋。其中的一枚雞蛋中藏著一封信。陳璧君在信中表達了對汪精衛的關心和無比思戀之情。
正在監獄備受煎熬的汪精衛看見這封信,精神為之一振,陳璧君在如此境遇下仍對自己一往情深,使得他非常感動。看完來信,汪精衛激動的心情難以平靜,他咬破手指,在信紙背麵寫道:“信到平安。”接著,他用鮮血填了一闋充滿對陳璧君愛意和思念的《金縷曲》贈給她。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迫於壓力宣布開放黨禁,汪精衛被釋放出獄。聽說意中人已釋放出獄,陳璧君欣喜萬分。當她得知汪精衛出獄後已從北京經由武漢到了上海,便馬上趕往上海與汪精衛相會。經過這一番生死之戀,兩人的感情有了進一步發展。1912年初,經過了生死考驗的汪陳二人在上海舉行了婚禮。
陳璧君與汪精衛結婚後,逐漸暴露出了她任性、跋扈的性格,有時甚至完全不顧及汪精衛在人前的麵子。汪精衛被人稱為美男子,又很會討女人歡心,所以陳璧君對他看管得很緊。早年汪精衛在日本留學時,認識了同盟會的女會員方君瑛。方君瑛文靜溫柔,才貌出眾,一派大家閨秀的風範,汪精衛對她情有獨鍾。
辛亥革命後,方君瑛曾和汪、陳一起去法國留學。那時陳璧君已和汪精衛結婚,並有了孩子。方君瑛見陳璧君一人又要學習,又要帶孩子,忙不過來,便來幫助她照看孩子。這期間,方君瑛與汪精衛的關係有了新的發展。
一次,陳璧君有事提前回家,看到汪精衛與方君瑛兩人在家裏表現出十分親密的樣子,陳璧君當即就吵鬧了起來,她大罵方君瑛是個婊子,在許多朋友中羞辱她。方君瑛從來沒受過這種侮辱,氣憤之餘,竟上吊自殺了。方君瑛的死,使得汪精衛痛惜萬分,他親筆寫了挽聯,掛在方的靈堂上。
汪精衛當漢奸後,又認識了一位名叫施旦的女士。施旦年輕貌美,熱情大方,長得與方君瑛非常相像。施旦也被汪精衛的風度所吸引,兩人很快墜入情網。為了能夠多與施小姐接觸,汪精衛便聘她為秘書。當陳璧君獲知他們倆的秘密後,跑到汪精衛的辦公室,又哭又罵地大鬧了一場。
這次,汪精衛一反常態,對陳璧君大發脾氣:“當年你逼死了方君瑛,現在又想逼死施小姐,你如果再這樣同我鬧,我就與你離婚!”聽說汪精衛要同自己離婚,陳璧君有些害怕,於是便不敢再鬧下去了。
施旦並不任人宰割,聽說陳璧君在汪精衛的辦公室裏大鬧,便主動來見陳璧君,對她說:“陳大姐,您不必發怒。其實我知道,汪先生並不是真正愛我,而是因為我長得像方君瑛,他把我當成方小姐來愛。這對你們夫妻並沒有造成什麼妨礙。汪先生曾對我說過:他1935年被刺時,醫生說隻能再活10年,現在隻剩下5年了。我與汪先生,為肉欲談不到,為財物也非我所欲。我仰慕汪先生,愛惜汪先生。我這樣做,對我並無利益可圖,但對你卻有好處。起碼我和汪先生相處時,能夠使他浮躁的心情得到安定,使他自覺生氣勃勃。你如果因此和他翻臉吵架,結果對你未必有利。”施小姐不緊不慢的一番話,竟使自恃精明能幹,從不饒人的陳璧君無言可答。陳璧君自覺紅顏已老,必須正視現實,她最後隻好答應施旦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