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武光有獨到的理解,並采取了切實的貫徹措施。他認為黨把知識分子從來都看成是國家的寶貴財產,老教師、青年教師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知識分子不僅可以信任、可以依靠,而且同樣是國家的主人。20世紀50年代,高校曾出現一股不尊重老知識分子的歪風,武光針對此狀況,明確表示老教師的作用不能忽視,老教師的作風應該發揚,自甘走在青年之後是不對的。科學研究應該走在青年前麵。這些話與實際做法,讓老教授心情舒暢。1957 年反右鬥爭中,他不顧上級給的3%的指標,保護了一些教授。

武光在北航期間還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不唯上,不唯書”。1956年,他堅持建黨原則發展新黨員,上半年即發展了7 名教授、副教授入黨,在知識分子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在“大躍進”中,曾經有過“插紅旗、拔白旗”的口號。麵對這股“全麵躍進”的狂瀾,他堅持必須拿到教學、科研這麵紅旗。1959年“反右傾”運動時,武光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並被免去黨委書記職務。

1963年10月,武光調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任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和自治區區委書記處書記。“文化大革命”中受盡折磨。1979 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先後任第一秘書長、副院長、黨組副書記。1982年,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86年離休。